| 八年级语文上册课标解读
八年级是培养语文素养和语文兴趣的关键时期,八年级语文教材的编写,在七年级层进式编写方式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内容上由表现学生周围的生活扩展到了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和自然景象,体例上由七年级注重文章的综合性去组合单元,过渡到了兼顾不同的文章类型,按文章体裁去组合单元。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确立明确的文章体裁的意识,会对文章按体裁进行分类;从基础知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方面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力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扩大学生阅读视野,拓宽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八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是记叙性文体,分别反映的是战争生活和平民生活,要引导学生区分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培养学生的爱国之心和爱人之心;第三、四单元是说明性文体,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第五、六单元是文言文单元,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的内容都有,通过学习,陶冶学生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八年级的文言文内容,不但集中在最后两个单元中,数量也大为增加,是学习的难点,教学中可以与现代文穿插交替进行学习,把第五单元的文言文提到前半学期来学习,以分散学习文言文的压力。要继续在反复诵读中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具体目标: 识字与写字:累计认识常用汉字1500个,其中1000个左右会写。 阅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养成默读习惯,每分钟不少于500字。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了解散文、小说等文学样式。领悟作品的内涵,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的语言。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25篇。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了解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能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课外阅读量不少于90万字,阅读两三部名著。 写作:写作要感情真挚。捕捉事物的特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像。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能进行缩写、扩写、续写、改写。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做到文从字顺。能互相评改作文。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作文本期不少于16次。 口语交际:注意对象和场合,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耐心专注地倾听,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能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演讲。 综合性学习: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研究计划,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写出研究报告。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展示学习成果。 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 一、 课标表述: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节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能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 二、 目标分解: 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本单元作品的主题——战争。 2.对每一篇文章中主要人物的形象,能说出自己的感受。 三、目标重构。 1.本单元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是: A、能说出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主题。 B、能找出表现人物主要性格的细节描写,在此基础上能说出人物的形象。 2.本单元相关的学科知识: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细节描写; 3.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发展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语言概括能力,提高个人的理解能力。 4.要达到这些目标,我采用方法是:1.复述法,本单元文章篇幅较长,引导学生自后用自己的话概括复述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讨论点拨法。学生快速阅读,引导提出疑难,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启发点拨,培养学生完成本单元的知识积累和情感体验以及质疑解疑的能力。认识到非正义的战争必败的历史规律,坚信只有和平发展才是人类光明的前途。 八语上——第二单元 一、课标表述 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 二、目标分解 1、分清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2、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作品主题; 2、结合语境对文章感人的情境和人物形象,能说出自己的感受。 三、目标重构 1、本课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是: a.会说出本单元涉及的五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主题; b.能找出每篇文章中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不同的表达方式,并分析其作用; c.能准确说出每篇文章的行文思路及表达作品主题; d.能找出每篇文章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 2、本章相关的学科知识为: a.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b.文体知识——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发展学生的阅读记叙文的能力、语言概括能力,提高个人的理解能力。 4、要达到这些目的,我采用的方法是: a.设置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交流,教师可适当进行点拨补充帮助学生完成本节课的知识积累和情感体验; b.自读点拨法,引导学生诵读中以善良体察善良,感悟情感,陶冶情操。 八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 一、课标表述: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二、目标分解: 1.认识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2.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要求学生能说出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能说出其作用。 3.理清说明文的顺序。 三、目标重构。 1.本单元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是:A.能说出说明文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B。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要求学生能说出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能说出其作用。C. 理清说明文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2.本节相关的学科知识:常用的说明方法;说明文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发展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能写简单的说明文。 4.要达到这些目标,我采用方法是:复述法,引导学生自后用自己的话概括复述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讨论点拨法。学生快速阅读,引导提出疑难,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启发点拨,培养学生完成本单元的知识积累和情感体验以及质疑解疑的能力。 八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 一、课标表述: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主要内容。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二、目标分解: 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作品科学的主题。 2.能说出作品简练、缜密、生动的语言特点。 三、目标重构 1.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是: A.能说出说明文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B.能找出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要求学生能说出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能说出其作用。 C. 能找出的顺序:逻辑顺序。 2.相关的学科知识:常用的说明方法;说明文的顺序:逻辑顺序。 3.通过学习,发展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八语上——第五单元 一、课标表述 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在通读的基础上理解思维,理解主要内容,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掌握课下注释。 二 、目标分解 1、理解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把握“大同”社会的基础特征。 2、能翻译课文,背诵课文及课下注释。 三、目标重构 1、本文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是: A.会说出本文的意思 。 B.熟记课下注释。 2、要达到这些目标,我采用方法是: A.诵读法:通过诵读,把握节奏韵律,通过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B.讨论法。学生互动,交流读文言文的感受以及对文言文的认识。 八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 一、 课标表述: 。诵读古代诗歌,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目标分解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抓住精彩段落,仔细揣摩画龙点睛的词语,能说出作品中景物描写的特点。 三、目标重构。 1.本课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是: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本节相关的学科知识:景物描写的特点——抓住事物的特征。 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的写作方法。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发展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引导学生在想象中再现景物,能说出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4.要达到这些目标,我采用方法是: A.诵读法:语言精美,描写生动,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诵读,字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B.拓展阅读法。选择与文章有关的试题进行拓展阅读,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