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药方 文/荀敏霞 前几天,我这位班主任体验了一把当医生的感觉。第一次在班上给同学“看病”,感觉非常奇妙,效果也很好。 首先,从写给我们班一个后进生孩子的一封信说起。10月4号,我写了一篇名为《静待花开》的博文。第二节快下课时,我在班上把这篇文章读给了同学们听。刚读到三分之一,下课铃声就响了。一下课,学校就有好多事安排。往常的这个时间,同学们都会迫不及待的想走出教室,可是,这一次,他们却一反常态,即使是广播里通知着重要的事情,也不为所动,还都安安静静地等待着我读这封信。 在这封信中,我分析了那位后进生的家庭原因,还有他成绩不高的原因,孩子们听得超级认真。从这表现中,我看出了孩子们对老师文字的期待。 之后,为了鼓励他们,我就跟他们说:“你们的每一份努力,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说不定在我的文字中,下一个主角就会是你。”说完我就让他们下课了。 这时,我们班的小豪同学急急忙忙地走到我的讲桌旁,一脸诚恳的问着我:“老师,我在学习上有什么问题?为什么我考不了高分?你能跟我说说原因吗?” 看来,他是听了我刚才的信,有感而发啊! 我就不紧不慢地反问他:“你听了刚才我对哲哲的诊断,你也觉得自己在学习上‘有病’,对吗?” “嗯,嗯,就是。老师,我想让你帮我分析分析。”他一边点头,一边回答,眼中尽是期待。 我看他如此虚心,就对他说:“学习不能用蛮力,要会用脑用心用耳才行,你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善于思考。” 他听后挠了挠头说:“我妈也说我有点懒。” “既然咱找到了病根儿,需不需要老师为你开出药方?”我趁机追问。 “需要,需要,很需要。” “上课认真听讲,认真思考老师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举手回答。每天的作业要把字写工整。老师为你开出了治疗的良方,这个药你愿不愿意吃?” 这时,我的身边已经围满了一圈孩子,也都看着他,起哄道:“吃不吃,说,吃不吃。” “吃,我吃。老师既然开出药方了,我怎么能不吃?” “哈哈哈。”真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同学们都笑了起来。 紧接着又有孩子问我:“老师,你也帮我诊断诊断,我应该吃什么药?” 我嘿嘿一笑:“今天,荀大夫坐诊结束。要真的想知道,明天再来吧。拜拜了,您嘞” 班里的同学听我这么说,都笑得前仰后合。我一边说一边走出了教室,孩子们接着上数学课了。 现在,两天过去了,小豪的作业写得工工整整,上课注意力也集中了不少。今天,我批改他的作业的时候,竟然没有认出他的字。没想到,我非正式的教育,竟然起了作用。真希望我的药方,能根除他的顽疾。 教育学生不一定非要夸夸其谈,讲一堆大道理,用几句幽默风趣的话,也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当我们的孩子处于迷茫和困顿之中,需要我们用语言的“火把”照亮他们的心灵,用语言的“种子”丰盈他们的内心世界。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涌出知识的溪流。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机,还要善于把握教育环境。在适当的环境中说适当的话,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