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思初心逐梦前行

2021-09-30 20:00:28 

                         常思初心逐梦前行

                                         文|国伟

五年弹指一挥间!

文博路小学到现在已走过完整的5个年头,时间过得真快,一回首5年了,从2016年建校时周边群众的质疑、观望,到现在全县的适龄儿童争相选择,我们5年的付出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广泛认可。5年来,每一位爱文博的老师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把同事当成自己的家人、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正是由于大家的辛苦付出,才使这所学校不断的完善;正是由于大家的辛苦付出,才让我们赢得了尊重和认可;我们可以自豪的说,中牟教育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美好!

让别人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是我们的校训,也是我们文博人庄严的承诺。

有人这样评价民国时期的教育家:一个人就是一部传奇,一个人就是一座丰碑,一个人就是一个时代,这是民国诸多教育家共有的特点。他们有如擎天巨柱,撑起民国教育的灿烂星空。

教育家是什么模样?想想民国时期的教育家,想想陶行知,想想蔡元培,想想严伯苓、梅贻琦、刘文典就不难发现,教育家脸上都有光。那是自信之光、荣耀之光,那是尊严之光。而那种光,无一例外都来自他们对教育虔诚的信仰,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敬畏。

和这些大家相比,我们显得普通而平凡,但有一点我们是一样的,都是老师,都是完全有可能被称为“先生”的人。

同志们,任何学校,任何个人从不缺乏好的教育理念,但如何把好的教育理念落地,想方设法把理念贯彻到课程中,体现在课堂之上,落实在师生之间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上,植根于学校文化的建设当中?我认为,任何发展阶段我们都应该不断的完善和反思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

一、办学理念

我们的办学理念是“以德育德,以爱育爱”。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诗三百,一言蔽之,曰:思无邪。

治理国家要靠道德感化,就会像北极星一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孔子还说:德不孤,必有邻。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同行。

这些经典语句都出自论语,《论语》是儒家学说中论述道德的一本书。它以修身治国为诉求,以仁为根本,以善为指向,以学为方法,为人们构建了一座完美的道德之都。这一道德之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也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可以说,今天中国人的为人处世,基本遵循的就是儒家的准则和道德规范。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立德树人就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总结了四条教育信条:没有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

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爱是自然流溢的奉献。教育的爱体现在对生命的尊重,体现在对人的尊重,由此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教育优质化发展的根本在“人”,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的关键在“人”,教育核心竞争力增长的因素还是在“人”。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

老师们,在这里这么多的论述不是纯粹的的告诉大家我们办学理念的先进性,也不是单一的说明“德”和“爱”有多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拿什么“德”和“爱”去影响孩子,我们要给孩子做什么样的榜样,我认为最好的德育教育都在师者身教言传的教育实践中。


二、文博教育的特质。

一所学校的办学方向取决于我们对教育的认识,对教育的追求。教育作为一门科学,它要求教育者既要充满理想和激情,又要遵循客观规律,科学认知教育的本质、规律和发展方向。那我们文博就要有自己对教育清晰的理解、长年坚守的实践和独特的文化气质。

文博教育是关心师生身心健康的教育。其实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指向人的幸福。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教育过程本身应该是幸福的;二是教育应该为人终生的幸福做好准备和指导。教育应该让学生学会求真、向善、爱美、健体,具备求真的科学素养、向善的人文精神,爱美的艺术情怀和健康的体魄,这样一定会使学生的一生充满幸福。同时,老师的人生和职业也会充满成就感和幸福感。教育就是生活,教育同时是一种特殊生活,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的,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完整的,这种体验应该包括每一个教育参与者。

文博教育是强调师生共同成长的教育。学生是我们的成长伙伴,教育教学工作其实就是一个和孩子共生共长的过程。优秀的教师是终身学习,不断进步的教师,一位好才老师应该有深厚的功底,卓越的教育教学能力,善于思考、探索和创新,从教育实践、文化典籍中汲取智慧的源泉。

文博教育关注孩子未来的教育。教育是让人的生命持续发展,其指向的是人生命价值的提升和精神生命的创造。我们今天的课堂是在培养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每一个教育行为都应该为孩子一生的幸福着想,遵循教育规律和孩子成长规律,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高度去开展工作。

文博教育是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教育。古诗文吟诵和硬笔书法教学是我们的特色课程, 我们文博小学倡导孩子们写好中国字,不是某种意义上的书法艺术,更不是期待孩子们都成为书法家。我们倡导的汉字书写是让孩子们对传统文化抱有敬畏之心,是对孩子们幼小心灵的滋养,是一同呵护中华文化之根,增强孩子们民族文化自信的一种教育力量!

我们的希望是:让孩子们在这一动一静间,一笔一画里,一腔一调中学到的是广博的知识,传承的是优秀的文化,潜移默化中让传统文化在每个孩子的心底生根,发芽,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巨大作用。

文博教育是家校高度融合的教育。教育专家们有这样的观点:很多人在还不懂得怎么去教育孩子的时候,就已经当上了家长。所以如何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让家长了解并理解学校教育,最终形成教育合力显得尤其重要。有一个很重要的现实,如果说家庭教育无论是在理念上还是方式方法上,如果和学校教育产生不和谐音符,有时候会极大弱化学校教育的效果,给老师教育教学工作带来被动。所以家校的高度融合尤其重要。

我认为,我们在里谈特质、特色,并非追求教育的与众不同。与众不同是教育的表面现象,教育的与众不同并不是简单的样式不同,更不是学校某项活动的强化和凸显,而是对教育本质规律深刻理解之后表达方式不同。


三、文博课程建设

有专家认为课程的变革有三种形态:一是1.0,这种形态的变革,以课程门类的增减为标志,学校会开发一门又一门的校本课程,并不断增减;二是2.0,这种形态的课程变革,学校会围绕某一特定的办学特色和项目特色,开发相应的特色课程群;三是3.0,此种形态的课程变革,学校课程发展多维联动、有逻辑的课程体系为标志,这是文化创生形态的课程变革。

我认为一个学校品质内涵的发展永远无法回避课程的建设,一个优质的学校都会根据自己的校情、师情、学情,以及发展的眼光构建自己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让他们在自我选择中获得乐趣,在自主探索中发展自己的潜能,从而找到自己学习的动力点兴趣点。课程建设是打造学校品牌的生命线,是一个学校落实育人目标和打造学校品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明确了课程的发展定位,学校品牌定位才具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老师们,今天是我第一次正式谈学校的课程建设,当然这并非我个人不重视,我认为它是学校到一定的发展阶段,师资达到一定水平后才有能力去做的,当然坦率的讲,也受我个人能力的制约。不过在课程建设方面我们并非什么都没做,平时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只不过我们没有正式提出,缺乏系统、缺少研究。

今后无论多么难,我们都必须去做,我个人也正在不断的学习,反复的思考。

关于课程的分类有很多种说法,现在用的最多的是“国家课程”和“综合性课程”这两种说法。详细的课程建设包括课程类型、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一个大的系统工程,但今天我们仅仅谈到是文博的课程框架。


四、文博课堂

说到课程必然要谈到课堂,无论多么好的课程如果不通过课堂去有效的实施,基本上是无意义的。课堂是我们教育的百宝箱,我们现在研究的很多问题,或隐或现的存在于课堂之上,课堂上的教育契机太多了。抓课堂教学一直是我们重中之重的工作。打造自己的“文博”课堂,保护孩子好奇心。坚守六个纬度、三重境界;追求生成、开放的课堂生态;让深度思考成为课堂常态,让学习真正发生。本学期又明确提出用六个维度、三重境界来评价和指导教育教学。六个维度,即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第二境界: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的内在魅力;第三重境界: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目前,我们着力实现第一重境界,即如何为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真正落实有效教学框架,更多的是规则、规范。

六个纬度”主要侧重于从学生学习的过程来评测课堂,“三重境界”主要侧重从教师的教学过程要反思课堂。

一堂好课,背后一定信托于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没有好的教学设计,就不会出现一节好课。但有了好的教学设计,未必一定就是一节好课,因为课堂教学的随机性很强,生成性很强。我们从教学设计出发,设计了一个模板,从课前学情分析,比如这堂课你所依托的教育理念是什么?教学目标是什么?主要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是什么?到具体的教学流程,比如你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是什么?最后,形成课堂教学反思。


人的活动分为三个层面,一是行为层面,二是将其上升是情感层面,三是将情感再上升是精神层面。教师上课的行为,如果仅仅局限于教书和知识的传授这一行为的话,他的课堂会是枯燥的,但如果上升到情感上,则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再进一步上升到精神则表现为民族文化,这样对学生才是价值的引导,这就落实了立德树人。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同志们,教师是文人,是学者,是君贤,要有文人的清高,学者的清雅,君子的清廉。

新的学年让我们管理好身体,经营好家庭,创造性开展工作,追求工作的极致,在平凡的岗位上抒写人生的华章。

(2021年9月30日)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常思初心逐梦前行 2021-09-30 20:00:28
致女儿的一封信~TXt 2021-09-30 20:00:55
午餐快乐 2021-10-04 11:27:16
课堂是一个舞台 2021-10-04 17:33:41
失态=失败 2021-10-04 18:05:24
排排座,任性一把 2021-10-04 17:47:14
做个快乐的“甩手”辅导员 2021-10-04 19:49:36
让自己具有一颗童心 2021-10-04 19:50:15
劳动最光荣 2021-10-04 20:57:12
教育路上, 永远不要指望孩子自觉 2021-10-03 09: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