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午餐快乐
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 李一杰
本学期我们班在校就餐人数跃居年级第一,问及原因,大部分孩子的回答都是国庆假期后,学校将按照冬令时安排上下学,中途午休时间较短,来回往返略显紧张,因此选择留校就餐。虽说吃饭是一件十分寻常的事,但奈何留班人数众多,无形中也让作为班主任的我压力倍增。 核对人数,安排座位,一切都在有条不紊中进行着,我也从这些孩子中选择出午餐协管员帮助我一同发餐、盛汤。只见第一次在校就餐的孩子在取到餐盘后脸上不免流露出好奇的目光,对着餐盘一阵端详,恨不得拥有透视眼一般好看清午餐究竟吃什么。终于等到全部同学取餐完毕,大家便迫不及待的打开餐盖一睹午餐真容,此时,这一份份午餐仿佛变成了孩子们时下最喜爱的盲盒游戏,只见他们有的打开后露出了惊喜的面容,有的则稍显沮丧,显然在开盖的一瞬间没有和心仪的饭菜偶遇...... “第一组出来取汤!”随着协管员的一声令下,孩子们整齐有序的到教室外取汤,我也不免在心中暗喜,虽然午餐人数增加了,但目前孩子们的表现着实让我省心不少。但谁知好景不长,这边汤还没有发放完,那边就已经有孩子拿着餐盘朝教室外走去。只听“哗”的一声,显然,今天中午的午餐已经如数倒进了垃圾桶,我赶忙交代好协管员继续发餐,便快速朝着垃圾桶处走去。要知道,此时距离下午放学至少还有六个小时,不吃饱,下午怎么有精力上课呢。 “柯柯,怎么才刚开始吃饭你就不吃了?一会儿的功夫能吃饱吗?” “老师,盘子里的蔬菜我已经全部吃完了,剩下的这些肉菜我吃不惯,所以就给倒掉了。” 听完柯柯的话,我的目光不免向垃圾桶里看去,确实如柯柯所言,只见桶底躺着大大小小的肉块和没吃完的米饭。 “只吃这么一点怎么够撑到下午放学?要不再去打餐阿姨那里添点菜。“ “老师还是算了吧,队伍排的那么长,一会儿我多喝两碗汤就行了。“说完,柯柯就从取汤处端着一碗汤进入了教室。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我心中不免有些难过。一是担心柯柯因为中午吃不好饭而导致下午无心上课,二是看到这些被浪费的粮食不免感到可惜。通过一中午的观察,像柯柯这样的孩子并不在少数,如何才能让这些在校就餐的孩子吃好、吃饱,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第二天一早,我突然从早餐店中得到了启发。家门口的早餐店里常年会为食客准备两到三种免费小菜,方便大家根据自己的喜好按需索取,平日里不起眼的小菜,今天却成为了我解决孩子们吃饭问题的金钥匙。因此,我决定在午餐中尝试使用这种按需索取法。开餐前,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食量及喜好合理预留出午餐,将多余的饭菜提前放置在讲台的空餐盖上,而那些有额外需求的孩子就可以先在教室里进行班级内部的自我消化,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粮食浪费的问题,也可以让孩子们不出教室就添到合适自己的饭菜。 当我把这一决定宣布后,竟然得到了孩子们一致的赞同,通过这一方法,每个孩子不仅能吃得饱而且那些食量小的孩子也终于不用乘老师不备之时偷偷跑出去倒餐了。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也从负责摆餐的阿姨处得知虽然我们班的人数是最多的但每天的餐后垃圾却是最少的。 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虽然我们早已远离了食不果腹的年月,吃饱饭、吃好饭已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但自古以来中国人一直以勤俭节约为美德,并有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训,如何真正将这句话落实到实处,就需要我们班主任从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和带动他们。我希望通过这一小小的改变,不仅可以让班里每个孩子树立节约的意识,更希望他们每日的午餐是温馨的、快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