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从一个人手里得知了一个信息,那就是学校的新初一还没有组建完成,家长就已经拉出了2024届校友群。校友群里没有其他,无非是含沙射影的说老师不亲自上课,让学生听教育厅录制的“名校课堂”了。作为参与者,我当然知道名校课堂的每节课都是经过有经验的老师的多次打磨,质量之高且不说,课下的答疑更是每天不少的。但是当这种道听途说加上添油加醋之后,很多人都慌了,开始焦虑不安,还是怀疑自己孩子将要上的学校的教学质量,开始怀疑它的管理够不够严格。
双减政策就是让家长放下焦虑,不唯分数论。在信息传媒如此发达的今天,加入正能量的群,听取正能量的信息更加重要。
让自己增加焦虑、猜疑、攀比的群不加。有些群,有些人,说一些道听途说的信息,再进行一番添油加醋。就会炮制一个个带着隐蔽色彩的焦虑弹药。听起来都是为了孩子着想,看起来是积极的提意见。但是事实上全是抱怨。我们总是说要思辨,思辨真的很重要。怎么样才能不被这些道听途说添油加醋炮制的谎言影响。或许我们每个人有具备两种能力。
一种是调查实践的能力。俗话说三人成虎,而现在造谣的成本仿佛越来越低,一人就能成虎。因为造谣张张嘴,辟谣跑断腿。问题是谣言并没有产生什么价值,除了让某些人焦虑,某些人被误解,它没有任何价值。如果说好的监督可以改善工作质量的话,那谣言只会让人觉得无奈无解无所适从。听到的信息能不能去问问其他人,去问问当事人,去问问事件的直接接触者。或者自己去调查,去发现。了解的多,才能看的全面,才有权利和能力去分析、评价、判断。我越来越感受到教会我们下一代思辨能力的重要性。不信谣,不传谣,如何不信谣,如何不传谣,就需要调查实践。
一种是换位思考的能力。中国人的品行中有一种温良。我们用温良和善意去感受别人,你会得到很多善意和温良。孩子是希望,是美好,我们不应该让美好的孩子承担太多的压力,同样不该让美好的孩子承担太多负能量的情绪。如果他对自己的老师都不能信任,都不能从善意去理解,你还指望他信任谁,理解谁呢?
我很希望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信任的。你给我一份相信,我就会对得起你的这份相信。如果你没有信任,那我的管理就会底气不足。
情绪的释放常常是没有意义的。除了让你自己个人演绎一场情绪大戏,无论是在我们工作上,还是为人上,这么容易被鼓动是可怕的。
人应该通过做事去制造价值,而不是通过情绪去寻求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