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新认识区域活动
——《幼儿园区域活动68问》读后感
二七一幼/陈俊格
董旭花教授在长期的幼儿园区域活动研究中,走访了全国各地很多幼儿园,收集了老师们关于区域活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本书的68个问题,每个问题下还有各种小问题。本书共四章,包含“重新认识区域活动”“区域环境的创设与材料投放”“区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区域活动的观察与评价”。全书以问答形式展开,详细解答了幼儿教师在区域活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有助于提升幼儿教师开展区域活动的能力。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有了目主学习的机会,而区域活动中得到的快乐远远要大于在教育活动中,而且在区域活动中更能发挥孩子的各种潜能能力,能カ不同的孩子得到最大限度的友展。但在进行区活动的同时会遇到到很多的问题。 这本书对于我们日富的区域活动开展帮助特别大,接下来我把书中的部分感悟分享一下。 一、如何让自我中心的幼儿自由选择区域。 太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老师发出的指令听不到,老师会感到很累,由于孩子太以自我为中心了,对老师的语言沟通艺术就特别高。老师也会感到有压力,因为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会和其他小朋友争纷不断,老师面对孩子的告状,会头疼。但是教育是引导和支持。不是管教和驯服。孩子是独立存在的人,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独立性,而不是因为孩子自我为中心,就压制和束缚幼儿。在一日活动中不是每个环节都是需要孩子自主自由选择的,我们可以从集体活动入手还给来给孩子建立一些好的习惯。 二、区域活动的规则有哪些?如何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在区域活动中是幼儿自主的时间,我们不能给孩子订太多的条条框框,这样容易束缚孩子的思维,在区域活动中有的老师甚至定出了规矩不让幼儿说话。这样孩子们根本没办法讨论,区域中有的东西孩子接触的不多。孩子只有在讨论在摆弄在尝试中获得知识,这样获得的知识对于幼儿是最有价值的。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也应该给孩子制定一定的规矩。这些也不能笼统的说成是规矩,更多的应该说成是孩子做事情的一些好的习惯,我们可以区角活动开始之前让孩子了解一些好的习惯,可以有一些对比,让孩子意识到好习惯的重要性,在区域活动中也可以有一些小的提示,比如在阅读区中可以写上“脚步轻轻,匆扰他人"等的温馨话语。 三、区域活动需要老师指导吗? 区域活动中有很多老师把它当成了分组指导了,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尽量少一点的参与,孩子对于一些陌生的东西想要摆弄明白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老师不应该着急,认真观察,到了真要指导的时机再出手。我想到了我们班孩子在玩区域时的一个例子:孩子们在玩聪明棒的时候,亮亮拼了一个椅子,其它的小朋友都羡慕极了,都想让亮亮教他们,大部分小朋友都学会了,朵朵小朋友学不会,就说亮亮你直接给我做一个吧,亮亮准备答应她,这时老师以同伴的身份介入,说亮亮我也想学,但是呢我可能需要你教我很多遍才能学会,你还愿意教我吗?亮亮说可以呀。老师说朵朵我们一起再来学学吧。终于朵朵通过自己的学习探索终于拼好了,朵朵体会到了探索的乐趣,体会到了成就感。如果老师不介入让亮亮直接给朵朵拼一个,会使朵朵养成了依赖别人的习惯,遇到困难就不愿意去克服。所以在游戏时老师也要进行适当的指导。 |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