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师”“名著”与阅读

2022-07-08 19:46:08 

“厨师”“名著”与阅读


因为喜欢这本书的名字,所以选择收藏、阅读这本书。“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这不正是我内心最真实而强烈的感触。喜欢阅读,不仅仅是迷恋书中的故事、风情与人物,更多的是能在书中找到平静与安宁。捧起书,所有的情绪都有了归宿;捧起书,生活中的一切都变得更容易解读。

因为看到作者是毛姆,所以好奇地翻开了这本书。《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毛姆读书随笔》这本书读起来感觉很轻松。毛姆以对话交流的方式向我们谈起他阅读塞万提斯的《唐吉坷德》、歌德的《威廉﹒麦斯特》、菲尔丁的《汤姆﹒琼斯》、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的感受,以流畅的笔调向我们介绍了简﹒奥斯汀、狄更斯、司汤达、巴尔扎克、福楼拜、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莫泊桑、契诃夫这些文学巨匠的一生及所著名作背后的故事。

因为前言中的描述,所以兴致盎然地阅读这本书。译者罗长利在前言中这样介绍毛姆的这本随笔,“聪明的作家没有他深刻,深刻的作家不及他有趣,有趣的作家又不如他深沉。毛姆的人格魅力已经值得读者欣赏与阅读,何况还有文学巨匠人生的秘辛,以及毛姆对文字精湛的掌握”。看到此,我急切地想要一睹为快。

读完这本书,总的来说我并没有太大的收获。可能在我内心深处总觉得,“品尝美食就好,不见得非要认识做菜的厨师”;喜欢一本书,认真地“品尝”它,就是对作者最大的尊重与认可。当然,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可能会让我们对这本书的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但如果仅仅是喜欢这本书,喜欢阅读这本书,我想作者也会非常的开心与快乐。所以对于书中讲述的巨匠逸事,我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虽不大喜欢阅读这本书,但毛姆在随笔中所讲的一些观点,我却是非常赞同。“不管学者们对一本书的评论如何,不管他们是多么一致地对一本书盛赞,要是你对这本书不感兴趣的话,你就不必去理会这本书。不要忘了批评家们也经常犯错误”。

年少时,并不懂得这样的道理。亦不知道,“尽信书不如无书”。对于书有着一种盲目的敬畏与崇拜,认为能被印刷出版的,肯定是经过严格审查或论证过的。特别是对于那些经由出版社、名人名家推荐的书籍,更是认定必为经典之作;书中的话语,必是至理名言。

于是,每每必会“按图索骥”。很幸运的是,有的书我很喜欢,于是快速纳入收藏,迫不及待一气读完,此后的日子里也会一读再读。但令我感到气馁的是,有的书因“名扬四海”被我购回,自己却实在看不下去,只好“束之高阁”;还有很多的书,现场翻了翻,就没有了阅读的勇气,只有放弃。因此,自己对自己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如此畅销世界、蜚声文坛的著作,我怎么就欣赏不了呢?真是汗颜,在内心暗暗地“鄙视”自己。

作为老师、父母的自己,有时也会因为某些书被许多的名人、名师推荐,于是也就推荐给了学生、孩子。虽然这些书,有的自己都没有读的兴趣,只是因为它的“名气”,因为它备受推崇。此时想想,心中亦是无比地惭愧与懊悔。

毛姆说,“养成阅读的习惯,使人受益无穷。”当今这个时代,人们也越来越重视阅读。但如何选取有益的书籍,这需要一定的鉴别能力。叔本华建议,“把宝贵的时间用来专心阅读古今中外出类拔萃的名著,这些书才真正使人开卷有益”。

当我们还没有能力分辨一本书是否适合自己阅读的时候,真的可以借助“时光”这个机器。阅读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经典名著,在众多专家的指导中深度阅读,读一本可能就让你的精神世界得到极大的丰富与满足。

当我们还在纠结一本书是否要读的时候,那就不妨用毛姆的心得来劝慰自己,“阅读应当是享受的”,“如果你不享受着去阅读的话,它们只会对你毫无益处”。世上的书籍浩如烟海,少读几本真的没有什么关系。

“阅读应当是享受的”。每天,我都会根据心情、爱好选择不同的内容来阅读。早晨,阅读优美的诗句,让新的一天在诗情画意中开启;午餐后,浏览时事短文,了解社会热点聚焦问题;晚上下班后,烦闷时读一读轻松活泼的文章,心情舒畅时就看一看饱含哲思的著作。

阅读,为自己筑起一个避难所,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人情冷暖、世事变幻;阅读,为自己建起一个能量场,以无畏的热爱迎接生命中的每一天。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厨师”“名著”与阅读 2022-07-08 19:46:08
进退有度也是一种智慧 2022-07-08 20:01:52
隔空不隔爱 一起向未来 2022-07-08 19:21:17
《边城》:一个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一段充满遗憾的朦胧爱情 2022-07-08 22:13:10
村子里立着最后一幢屋(二) 2022-07-08 22:08:55
赢得孩子 ——《正面管教》读书有感 2022-07-08 22:53:28
《白牙》——我们长大了,胸腔里是一颗斑驳的心. 2022-07-08 22:53:11
关于“拐卖儿童”我想说——观《亲爱的》有感 2022-07-08 23:45:20
“快乐教育”绝不是一种痛苦或享受,而是在“快乐”中砥砺前行 ——读《如何真正的“快乐”养娃》有感 2022-07-08 23:52:31
新方案,新课程,新征程 2022-07-08 23: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