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低年级数学作业设计
二七区大学路第二小学 杜 娟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和保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家教育部明确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作业,小学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60分钟以内。”那么,是不是低年级就不需要布置作业了呢?我认为所谓的“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作业”,仅仅是针对课外的书面家庭作业,它绝非不要作业。问题的关键在于作业形式的有效性。由于低年级孩子年龄小,主动性不强,自理能力差,甚至连作业都记不完整。如何使课外作业的布置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精神,让孩子从成堆的作业中解放出来,真正做到“减负增效"呢?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对低年级数学课外作业设计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 设计口头表达性作业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好数学语言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发展逻辑思维,从而达到发展思维的目的。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语言区域狭窄,教学中存在会做不会说,想说说不好的现象。如果不重视语言训练,学生的思维将难以外化,语言不仅会成为思维的障碍,还会影响思维的发展。所以低年级小学生,主要是布置以“说”为主的家庭作业,就是把当天学到的知识和数学课上有趣的事说给家长听,这不仅巩固了新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家长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有效地促使学生热爱数学,主动参与到数学的学习中去。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让学生“说”好数学以外, 还要布置适当的课外“说”方面的作业。
二、设计实践性作业
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实践活动的内容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运用学生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实践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更深刻地体会数学巨大的应用价值,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让小朋友们动动手,动动脑,进行数一数、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量一量、画一画等操作活动。 例如: 例如,学习《长度单位》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就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后测量爸爸妈妈的身高和自己的身高,并将厘米换算成米。这样一来,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培养,同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又如:在教学完钟面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作业: 1、在家里找出钟面,然后拨拨、说出钟面上的时刻。2、在练习本上画一个钟面, 涂上你喜欢的颜色在把它剪下来。这样一来,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培养,同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到数学作业原来也可以变成手工课和美术课。
三、 设计游戏性作业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要利用游戏无意注意的特点,把游戏活动运用到课外作业设计中,让孩子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数学课外作业活动的有效性。所以在低年级的课外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设计玩游戏的形式来布置作业。例如:在教完“表内乘法”后,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在家里和爸爸或妈妈玩“对口令”的游戏,这样通过游戏既训练乘法口诀,又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和爸爸、妈妈三个人一起玩口算抢答,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作业就不再是枯燥乏味了。
四、设计探究性作业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低年级的数学作业设计要善于挖掘教材知识的潜在功能,通过延伸、演变、拓展,让学生在迷惑、好奇的情境中进行探索,使学生从传统模仿习题中转化到对知识的研究上,培养学生的“再创造"能力。例如,学习《角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就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两个直角结合在一起之后会是什么角。鼓励学生利用学习知识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得到提升。此外,教师可以就学生学习生活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在生活中,我们用圆形当作汽车的轮胎,若是将圆形轮胎换成正方形、长方形可以吗?结合实际生活,创建探究性问题,发挥学生的思维,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数学思维得到培养,对数学教学活动开展具有促进作用。
五、设计自主性作业
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必应享有学习的主动权。在作业设计中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多的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编写作业题,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出问题。
事实证明,每一次作业都是学生成长的生长点。这样的作业已不再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反而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被动、机械、模仿式的完成作业为自主探索式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完成作业不再是以练为主,而是以“做”为主,通过做来体验数学,认识数学,掌握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学生在知识的不断运用中,在知识与能力的不断互动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断碰撞中成长。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紧扣新课标将作业设计贯穿于素质教育的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巩固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获得轻松愉快的心理体验,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