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谢天才班的少年们 昨天下午任明满教授评价了我们前天的录播课,评价过程中给了很多的建议,言辞很激烈的对上一节课进行了批评。本以为自己设计的很好了,不曾想受到批评,心中五味杂陈,其实当教授说完“我们的课活动太多、浮于表面,直接批评我没有带孩子们真正的深入文本”的那一刻,我的眼泪忍不住掉下来了。坐在办公室,久久无法平静,因为无论是上大学还是上班5年以来,在教课上,我从来都没有得到过这么激烈的批评。我所参加的各项教课活动,一直都能拔得头筹,我怎么能接受在几百人的会议上受到批评?无论是自尊心还是自信心都受到了双重打击。但是辛勤的小蜜蜂来不及感叹生活。我必须马上设计出新的教学方案,让孩子们在放学之前就拿到我想要让他们 做的具体任务,否则明天我们将一事无成。 分配完任务,看着孩子们安全离校。回到家,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直到晚上两、三点我仍在读论文,搜资料,我的目标很明确,我一定要让我的脑海中储存足够多的知识,这样我的学生们在课堂上可以随便说,我可以借机从各个角度帮助他! 我想带领我们班的孩子走向哪里?我想让他们达到怎样的高度?我心中一直盘旋着这个问题。后来我也真切的吸取了任教授的建议:只有老师有高度,学生才能有深度! 刚开始,我为了保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为了鼓励孩子们多发言,为了让孩子们尽快适应中学节奏,也为了让孩子们在一个非常正式的场合,依然愿意畅所欲言,当孩子们发言出现错误的时候,我选择忽略,报以宽容,没有当堂指出。我自认为这是一种保护,甚至我认为这是我对我们班孩子的一种特殊的爱。后来任教授一直说:陈老师,你为什么不给你们班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和引领?你教师的位置和教师的身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是啊,看到问题没有分析问题更没有解决问题,作为老师,站在讲台上的意义和价值又是什么呢?更何况孩子们应该是非常想要提高,亟需拔高的,假若我一直不说真心话,他们什时候才能意识到问题、解决问题并得到应有的提升呢? 于是今天(2021.11.25)早上我果断决定必须有教师的引领作用,我必须一针见血的指出孩子们的缺点和不足,我必须站在一个思想的高度,引领孩子们向前走向高处走。于是我在孩子们进行自我演讲环节,提出更高要求——全程脱稿。 明知不可为却偏要为之,因为我希望12班的娃娃们可以挑战一下自己!事实证明,孩子们做到了,还做的很好!于孩子本身而言就是一种超越,战胜恐惧,超越自己,本身就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今天早上一到班,我就马不停蹄的对孩子们的演讲稿进行梳理和整合,试讲过程,陈海鸿组处于畏惧状态,我知道他们的想法没有办法得以实施,不知道怎么处理手中的资料,不知道应该如何解读所搜集资料和自己的只是储备相融合,但是仅仅10分钟准备工作,他们组还首个上台发言,他们战胜了自己,最终以“最佳勇气奖”赢得此次演讲比赛!最最让人感到惊喜的是,任教授专门表扬了陈海鸿他们组,甚至认为他们组的演讲形式新颖,观点独到。你看,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在哪一个地方得到了别人的认可,只要你大胆的去做,你会发现你真的会遇见一个全新的自己,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更积极更向上的自己。 任教授点评完,我为陈海鸿组以及陈海鸿组的所有组员竖起了大拇指,我心目中,同时为参赛的6组同学点赞! 每次录课,我心中都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痛,因为录播教室地理位置有限,我只能让36位同学参加课程录制,那剩下19位同学怎么办呢?我怎么才能够让他们也参与进来,怎么才能够让这些孩子从内心深处真切的感受到我并不是要把他们筛选下去,而是因为位置有限,导致他们无法参加课程录制。我怎么才能恰当而真切的表达我对他们同等的爱呢? 我一边想要弄好教室里边录课的孩子,希望课程设计能够达到教授的高标准,严要求,我一边担心着玻璃后面的那一群孩子们,那一群“专家评委团”(未参加录课人员)。但是今天早上孩子们给了我非常大的惊喜。 早上简单排练之后,孩子们围着我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其实当时我的心里很乱,因为我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总结陈词,我还不知道怎么设计这节课逻辑更清晰,距离课程录制还有20分钟,我想静静的梳理一下,但是孩子们把我团团围住,问东问西,我知道他们比我更努力,更认真!突然,汪书涵从人群中挤到我身边,我发现作为不参加录课的他非常认真的把第1组到第6组,每一组孩子的发言优点、缺点和建议,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写在了他的本上,认真的给我说着他作为“评委”看到的问题。那一刻,我知道,汪书涵始终和我站在一起。 随后不善言谈的柳连鑫跑过来,也给我说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我发现孩子们虽不苟言笑,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一直和这个集体同频共振,心始终在一起! 录制一节课,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优秀到卓越,真的要感谢7.12班每一个孩子,感谢彭心言在我抓耳挠腮,找不到方向的时候,给予我新的评价方式和新的研究方向。感谢马瑞琪,每次都身兼数职,而且积极的投入到课堂活动的准备过程中,并且能够从刚开始的怯懦,畏惧,不好意思,到最后的流利表达。感谢张舜钦,告诉我们一个主持人的专业素养,一个说书人的专业素养,一个讲演说家的专业素养标准是什么,让我们看到了优秀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彰显,实力的凸显! 感谢陈佩文、郁碧轩、郝有为、李鑫梦、李睿、毕许诺、张舜钦的精彩演绎,课本剧的精彩离不开孩子们的敬业奉献!感谢! 我看到7.12班所有孩子精诚协作,团结一心,在这么短的时间拿出高质量的内容,感谢! 娃娃们一定不知道,演讲稿的撰写以及评价我采用了八年级下册的评价标准;他们也一定不知道,我从九年级下来教七年级,一直在按照毕业班的标准来要求他们;孩子们肯定不知道在他们获得全校第1名好成绩的时候,我比他们更开心、更激动、更兴奋,我只能用眼泪来代替了我的开心! 何其幸运,遇见这群可爱、奋进的娃娃们;何其幸运,遇见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同事们;何其幸运,遇见默默无言全心支持学校工作的家长们;感谢信任,共同成长!
七十二班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陈慧迪 郑州市第八十二中 2021年11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