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之遇

2021-12-08 13:30:05 

与《苔》偶遇,是在之前的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中,一位来自偏远山区的老师,边弹吉他边和学生一起唱起这首《苔》,视频娓娓简述着他的从教历程,贫穷落后的小学,老师同时担着多门学科,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一群山里娃娃的希望,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被深深的震撼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首诗,既像是这群孩子的真实写照,又像是他们前行的指示标,激励他们永不言弃,蓬勃向上。

随之而来的2020年8月,我接手一个新班,遇见一个新的团队时,我总是情不自禁的想起《苔》。新的学生,新的环境。但相同的是孩子们那求知的炽热眼光。看着他们那质朴的脸庞,我觉得这就是一朵朵可爱的苔花!于是,我把我们的班级口号定为“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告诉他们,虽然苔花像米粒般大小,但当春风吹来,它依然像高贵的牡丹一样热烈绽放。最初两周,周一升旗总结中,我们班都没有得到流动红旗,很多学生不以为然,但是我还是捕捉到有些同学还是很期待的。为了扭转局面,我专门开了一次班会。我问他们“看着别的班上台领红旗,你们是什么的感受呢?”本来有点声音的教室,瞬间安静了下来,没有一个人说话。我追问“有没有想过我们班也得一次呢?”听到这个问题,开始有同学回应我了,“想,老师”,“我也想”,随即越来越多的同学附和着。紧接着,我在黑板上写下了“集体荣誉感”这几个字。学生跟着读完后,若有所思地沉默着。于是,一节有关“集体荣誉感”的班会由此展开。一周后的升旗典礼上,我们班首次获得了红旗,每个孩子的脸上都绽放出一朵花,在晨光的照射下,特别耀眼。抓住这难得的教育机遇,我给孩子讲了袁枚的这首诗《苔》,告诉他们你们比苔花更可爱!随后,我们连续召开了关于“团结就是力量”、“我班即我家”、“学习组PK”等主题班会,随着这些班会的深入开展,我发现,孩子们的凝聚力越来越强,学习劲头也比以前高了很多。

在学校的班级足球联赛中,我们班获得年级第一名。同事们疑惑地问我“李老师,你还懂足球啊?你是怎么排兵布阵的?”。我哈哈笑起来“我哪懂得足球啊,权利都在孩子们手上,以团结为前提,每个人发挥自己的长处即可”。这次的足球赛,也鼓舞了我们班的气势,他们开始热爱我们的班级,开始因为是这个班上的一员而感到骄傲。

趁热打铁,赶紧将这种精神上升到学习的高度。于是,我不断刷新着我的发现,早晨,孩子们走进教室,第一件事情是拿出书来,自觉读书;课下,他们或三人或俩人的互相提问知识点,听写词语,又或者是在看书。这些,是他们在整个班级氛围的熏陶中所被感染的。付出就有收获,在期末的语文考试中,我们的总成绩从末位前进到第一,孩子们欣喜若狂,而我,更多的是感动,感动于孩子们的进步,感动于他们的成长,感动于我们的遇见。

正如歌里所唱“溪流汇成海,梦站成山脉,风一来,花自然会开,用你的名字命名色彩”。而我,所要做的,就是使每一个小小的他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由《苔》带来的启示,推动着我的教育之路,向着暖阳前进,感谢《苔》,感谢遇见!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苔》之遇 2021-12-08 13:30:05
“双减”下做智慧型教育者 2021-12-08 15:01:36
双减政策下数学作业“变”与“不变” 2021-12-08 15:14:18
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分析 报告 2021-12-08 19:25:47
和善而坚定的正面教育 2021-12-08 21:13:06
其实星星都记得 2021-12-08 22:29:43
好学善思   不断进步 —— 听《郑州市小学语文学科统编教材习作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 2021-12-09 00:42:39
课堂教学有“温度”,写作训练有“深度” 2021-12-09 08:43:53
双减下“能呼吸,有留白”的作业 2021-12-09 08:39:02
“双减”背景下,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2021-12-09 09: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