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数学作业“变”与“不变”

2021-12-08 15:14:18 

双减政策下数学作业“变”与“不变”

郑州市金水区南阳路第二小学 柴梦柯

在我国全面推行“减负”之下,如何让设计优质的数学作业,使其成为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的推动力,成为了困扰我的一个“烦心事”。我们都知道世间万物总是变化着的,变化中蕴含着不变的规律,我们在研究问题时寻求“变”中的“不变”本质。 数学学习如此,双减下的数学作业设计亦是如此。

什么不变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学习的知识技能及时巩固的重要途径;作业也是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思维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双减政策下,减轻学生过重的数学作业负担,优化作业设计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环。要知道我们变的只是作业布置的量和形式,不变的是让不同个体差异的学生通过有效有趣的作业获得不同的发展

变什么

1、 “题海战术”到“精准定位”

“双减”明确要求,要强化教师育人主阵地作用,整体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确保学生在学校内学足学好,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这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众所周知,作业时课堂学习的延伸与深化,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要有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数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作用。所以过重的作业负担会使学生身心疲惫,我们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时要精选内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依据重难点突破原则,设计有基础性、发展性、提高性满足不同知识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的作业。变“题海战术”到“精准定位”,既要满足全体学生需求,也要注重个别差异。

2、 “枯燥乏味”到“丰富有趣”

俄国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强制性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学生对他们感兴趣的东西都会抱有极大的探索欲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在内容的选取上给学生留有余地。如我们正在进行的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中“认识小数”一节中,课后让学生去超市、菜场寻找自己身边的小数点,目标是结合生活情境来认识小数点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世界相联系,寻求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点,设计富有趣味性和生活性的作业,才能真正达到作业“目的”。

3、 “机械填鸭”到“积极探索”

         新课程倡导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把探索学习作为突破口。传统作业设计中,往往偏重死记硬背,机械记忆,即加重学生学业负担也容易造成“填鸭式”教学,应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作业,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搭配中的学问”这节课后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我们学校配餐公司是如何进行营养配餐??是如何做到荤素搭配均衡??每周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配餐方法??学生不断探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也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形式之一。这样的作业设计,打破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是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对本节所学的数学课内容进行巩固,从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简而言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数学作业不再是枯燥难解的难题,而是一项富有探索性的数学活动、数学游戏。学生在“双减”之下,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理解精神,形成创新能力,让不同学生通过不同形式作业获得不同发展。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双减政策下数学作业“变”与“不变” 2021-12-08 15:14:18
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分析 报告 2021-12-08 19:25:47
和善而坚定的正面教育 2021-12-08 21:13:06
其实星星都记得 2021-12-08 22:29:43
好学善思   不断进步 —— 听《郑州市小学语文学科统编教材习作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 2021-12-09 00:42:39
课堂教学有“温度”,写作训练有“深度” 2021-12-09 08:43:53
双减下“能呼吸,有留白”的作业 2021-12-09 08:39:02
“双减”背景下,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2021-12-09 09:09:43
如何给别人提建议 2021-12-09 08:25:20
“双减”下的几点思考 2021-12-09 08:5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