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下做智慧型教育者
金水区南阳路第二小学 胡芳
自“双减”及“五项管理”政策发布以来,对学生的作业和学习提出了更新的标准,对老师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少老师们感到迷茫和压力。文件中明确指出: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长不超过60分钟,而且要在校内完成,那老师们到底应该怎么布置作业呢?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曾经途径英语老师办公室时,看到门口的书架上,一摞又一摞的作业本。推门走进,老师们都在奋笔疾书地批改,字母书写、单词听写、句子练习、英文作文……一项项的作业把老师的办公桌所占无几。老师和学生都置身于并仿佛依然习惯这些学习任务,那么“双减”来了,老师们到底应该从哪些方法入手呢?
一、提质高效的课堂教学
每天的备课,教学设计撰写是老师最常态的工作之一,但我们的老师是不是只是为了备课而备课呢?教材内容的深层次挖掘,作者编写教材的意图,单元整合备课的意识,以及新旧知识系统链接等方面,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方向。我们的课堂绝不能是满堂灌、零碎而散漫的填鸭式课堂,我们的课堂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用新知来解决当堂问题,可以小组讨论,也可以借助于学习任务单,鼓励学生去思考、去表达,老师再进行总结和提升,这才是让学习真正发生的课堂。课堂的高效将带来不可估量的效果,学生们的学习真正回归校园,那么我相信,课外培训负担也将随之减轻,同时,提高了家长、社会对学校教学工作和教师们的认可度。
二、多元精简的作业设计
作业布置是教学环节之一,也是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能够帮助老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但目前,老师设计的作业形式稍显单一,我们的作业应从单层次向多层次转变,应从基础性作业向实践类、创新类、综合类作业拓展,应不仅仅局限于考查学生所学知识,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当然,这一切都要依据课程标准,紧扣所学内容,并关注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和兴趣点。我们也可以从单元整体设计入手,设计以单元为单位的作业,整合零碎知识,并注意单元之间的统整。前阶段,各学科都参加了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作业设计研修活动,也为老师们提供了很多优秀的范例,结合之前聆听的王月芬主任的专题报告,收获匪浅,我觉得老师们可以从基础性作业入手,从自己最熟悉的作业类型入手,再向综合式、项目合作式、跨学科式的作业探索,积累经验,形成各个学科的作业资源库。
三、智慧多样的质量评价
无论是学业评价还是作业反馈,评价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老师把作业批改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评,对特殊问题进行个性化辅导,可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进行针对性辅导,也可以进行学生学习小组的自主讲评和展示。以英语小作文为例,可以打破教师传统批改评价方式,创建英语作文任务单,提供本单元关键词句即word bank,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书面表达,同时也创设不同层次的表达方式,LEVEL1为基础性表达,LEVEL2为创新性表达,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降低学困生的书写难度,又给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作文评价可以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鼓励学生欣赏优秀作文、改正不足,互相评价,最终再由老师给出综合评价,评价标准或量表不单单关注知识错误,还应结合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整体素养,给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语,给学生以进步空间。
新政策新要求,需要我们慢慢领会和积极探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付诸实际行动,在行动中反思、改进,是我们要坚持走下去的道路,愿在减负的道路上我们与学生同行,收获教学的幸福和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