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班有一个“爱哭鬼”,晨扫没有表扬他,他会哭;水杯找不到,他会哭;老师批评他,他会哭;老师批评别人,他也会哭。这个爱哭鬼呀,就是一帆。一帆不仅爱哭还是一个“小戏精”,梨花带雨、声泪俱下,悲痛欲绝,各种哭戏模式他能随意切换,作为演员他是出色的,但他这种只哭不说的哑剧,经常让我很苦恼。
进入高年级后,大部分学生都能主动打扫自己的清洁区,只有一帆同学,以前晨扫期间喜欢和瑞瑞打闹,后来和小枫,现在和点点,吵了一波又一波,别人都在改,只有他玩心不变。即使这样,只要不表扬,他就哭。这只是不表扬,当他犯错误受到批评的时候,他哭的更厉害。别的孩子犯错误,你批评他,一般都会怕、会认错、会保证下一次不敢了。但杨一帆不是,他永远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了,只会哭,道理完全讲不通。
最近我就发现他越来越敏感,哭的次数越来越多。然后,我就找他爷爷谈,他爷爷说应该是因为一帆的爸爸和妈妈最近关系很紧张,他们两个人吵架的时候,一帆就捂着耳朵抱头痛哭。听到这儿我立马就有画面感了。因为,一帆胆子特别小,他动手能力其实很好,劳技课上样样都行,就是不敢拍黄瓜,他拍黄瓜跟拍地雷一样,吓的不行。听他爷爷一说,我就很心疼他,家庭因素我也左右不了,就想在学校尽量多给他一些关注和关爱。
一帆爱哭,主要还是因为他不会说,遇到事情时他不会去表达,而哭是最直接有效的引起别人关注的方法,久而久之就养成了遇到事情就哭的习惯。在这里,我是有反思的,因为有的时候,我总感觉他哭的很莫名其妙,一般都会说他:你又哭啥呢?这有啥可哭的?或者跟他无法沟通的时候就会选择冷处理,那你哭就哭吧,往往忽略了他的真实感受。
当我意识到这些后,我就开始尝试多和他沟通:比如打扫卫生时,我会领他到他的清洁区,告诉他这是你的清洁区,你今天打扫干净,作为奖励我要给你盖一个小印章。就是交代给他事情尽量描述清楚,并及时奖励。然后就是当他犯错误时,我会直接指出他错在哪儿,包括他这种行为可能或已经造成的后果,并强调没有奖励不是惩罚,只是,你没有按照要求去做,规则不允许给你奖励。
昨天升国旗我们要求全体下楼集中,我在楼上没有看到一帆,所以就没有当面通知到他要下楼集合,等他看到所有人都下来了,他就一个人在楼上哭。要搁以前,我肯定是要吵他的。但这次我没有,我跟他解释:万老师刚才没有看到你,我忘了叫你下楼了,对不起。下次不管什么情况,只要你发现自己掉队了,请立刻找到万老师,好吗?当我这样跟他说的时候,他立马就不哭了。以前总感觉和他无法沟通,大概还是沟通的方法不对。当你心平气和站在他的角度和他交流的时候,他还是能听到心里去的。
作为班主任,每年都在写教育故事,写着写着就发现,教育的不仅仅是教育学生,还有我自己。我在了解学生、分析学生、研究学生的过程中,首先改变的往往也是自己。所以,不是我成就了学生,而是学生成就了我,在此,也愿我们所有人在以后的教育之路上都能助力学生成长的同时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