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下的思考
这个暑假是教培行业的封冻期,因为“双减”政策来啦!
“双减”政策简单来说,就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政策重点分校内和校外两个层面。校内方面,要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并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使学生学习更好地回归校园。校外方面,要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培训行为,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组织学科类培训。
大多数家长都有从众心理,花钱买心安。我也是,总感觉不上个冲刺培优班啥的,孩子就考不了高分,上不了高中,考不上大学,没有工作,养活不了自己——一连串的焦虑塞满了家长的生活,在裹挟中被迫前行——现在一纸文件,打击了教培市场的不正常发展,也让家长有时间好好想想为什么送孩子上辅导班啦!
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在提出了:好的教育就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孩子们以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生活,造福国家社会。
如何培养孩子,是学校社会的责任,更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双减政策下,家庭影响将被放大。由于减少校外补习,原先孩子在补习机构的时间将会由学校和家长来分摊,家长会有更多时间去影响孩子的教育,那无论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都将会被放大。所以我们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首先,家长的眼中不盯分数,心中不想名次。不看分数,看什么想什么呢?看孩子的学习习惯如何,想自己该如何帮孩子养成好习惯。让孩子监督家长先改掉小毛病,比如刷手机、不读书等不好的行为。家长再和孩子一起商量作息时间,并共同执行。在此,想重点说下“亲子时间”。在商量作息时间时,一定要有“亲子时间”,可以时一周一次,也可以每天都有;可以时固定时间,也可以是随机的互动时间,不管怎样,一定要有。“亲子时间”一定是要孩子说,家长只是听、配合、参与到孩子说的话题中,不评价、不纠正,给孩子真正放松的时间和空间。
其次,劳动成为日常科目,和吃饭睡觉一样重要。大多数的孩子是很少参与到家务劳动的,即使参与了,也是在学校老师的强行安排下秀一下。那么,从现在开始,不要对孩子说“你只管学习,其他啥都不用你干”。这是溺爱,是剥夺孩子的生活体验,更是偏离成长轨道的。其实,这些道理大家都懂,就是在行动上,执行力度不够。所以,家长要改变想法,重新定义你对孩子的理解和关爱,从参与买菜、扫地、洗碗、整理衣物等小事儿开始,逐渐让孩子知道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些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