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客

2021-12-02 22:25:35 

要说中国文化里什么最为“博大精深”。无疑是看客文化。你看自鲁迅《〈呐喊〉自序》中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到矛盾《我们这文坛》:“朋友!这不是苦了看客?看客们不是一个印板刻出来,看客们的嗜好各殊咸酸。再到巴金《家》八:“我既不是演员,又不担任什么职务,我只是一个看客。。无不对其做了极其精妙绝伦的解释。

“中国的看客,仅仅是麻木的围观,鲜有平息事态的援手。围观者双眼紧关事态发展,交头接耳更有甚者叫好鼓劲。这热闹不看岂不亏了!助涨施暴者的嚣张,削弱轻生者生存的信念。受害者无助,世态炎凉。这段话至今读来,仍脊背发凉,让人不敢直视,不忍睹目。唯恐自己有朝一日也不小心成了那个无心的看客或是助涨施暴者的嚣张之人。

说来内心悲凉,不吐却也不甚自在。这要从某日一节平淡无奇的课堂说起。一小学生不下心犯了错误,身为师者难免会呵斥,批评教育一番。这时,怪事来了,受批评的自然不敢叫嚣,反而是其他的孩儿们一个个的嬉笑无常,完全没有一丁儿点的怜悯之心或引以为戒的之势。唉!无端地我便悲凉起来。小小年纪,便如此落井下石,毫无什么之心?长大其可了的。于是乎,便“高谈阔论”地又对其他孩儿一番谆谆教导,或是说教无效,或者病已久亦。总之,对此不见其好。莫名地我便陷入了孤寂之中。至今已仍无良方。

静下心来细思,不是孩儿们的错,最应该反思的是教育自身问题。细谈看客缘由,乃专制压迫之胆怯,人本教育之匮乏。按理说,我们发展至此已实属不易,但是,通识教育不受重视也由来已久。学校教育孩子要作为一名好学生,家长也说做个乖孩子,那么到底怎么定义呢?非常模糊的概念。长大以后,往往很多人选择在生活上尽量不引人注意,免得哪里做得不好招来议论或事非。愿意平静地度过,认为生活应该享受,而不是自寻烦恼。一句话,大家怕惹麻烦!怕麻烦背后牵扯出一大堆伤害自己伤害家人的事,因为一些不公平的事件让心地善良的人后怕了,还不如坐视不管,尽管心理上会谴责自己,但是很快就会过去了。这可能就是普遍的思想。但是,却不能成为看客的理由。              

  愿我们吃饱穿暖之时,能拥有自由的灵魂,能独立的思考。我想这便是天底下最幸运的事。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看客 2021-12-02 22:25:35
一封来自春天的家书 2021-12-01 10:57:30
百善孝为先 2021-12-01 13:36:06
我的小确幸 2021-12-01 14:11:17
我的读书笔记 2021-12-07 08:19:15
不忘初心 向着明亮前行 ——《教学勇气》读后感 2021-12-07 10:59:17
《默读》——凝视深渊的人,深渊也在凝视你. 2021-12-07 09:58:20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2021-12-07 15:44:01
不理解的爱是一种害 2021-12-07 19:16:48
《手把手教你做科研》读后感 2021-12-08 10:2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