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善思、活用
-----读《韩信》有感
淮阴侯韩信,凭借其楚汉战争中的奇谋妙计和三年灭齐国的卓越战绩一举成为大汉第一名将和汉初三杰之一,其成功之处在于其对兵法的熟读、善思和活用。
韩信小的时候,当别的孩子还在无所事事或为生计而愁时,韩信便已开始摇头晃脑,熟读《孙子兵法》,甚至和朋友父母的对话也不忘引用《孙子兵法》中的理论依据。或许是家庭和身份的落魄,其行为一度被邻居所嘲讽,但韩信并不气馁,依然坚持熟读研究,即使其在楚汉战争时,他对时局的分析也不忘时刻引用《孙子兵法》中的论据,可见其对兵法之熟练。
善思是韩信百战百胜又一法宝。无论是《汉中对》中对时局的分析,还是北伐大战前对刘邦的三步走定天下的建议都可以看出韩信的思考,以及每次奇兵之策也可以看出韩信对战局的思考,可以说善思是韩信战争致胜的法宝。水是韩信战争中常用的策略,水淹废丘逼得章邯自杀,木罂伐渡全歼西魏,这些全在于韩信小时候被水淹之后的思考和善用。
活用兵法是韩信致胜另一法宝。论兵法熟练,战国时赵括不在其下,然而其不能活用的长平之战也被后人嘲讽为纸上谈兵。但韩信却可以百战百胜,还定三秦时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灭亡西魏时的声东击西,背水一战的灭赵之战,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降燕,似乎每一战都是战局的慎思对战法的活用,而这些也使韩信能够三年灭七国,成为大汉第一名将,兵家四圣之一。
这些也使我想到我们的教学。我们的教学不止是要教知识,新时期更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思维力、学习力,而知识和材料就是我们培养学生能力的载体。在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熟读,更要启发学生善思,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活用。熟读教材,熟能生巧,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可见熟读的重要。熟读之后,则是善思,从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提升思维力,提升学科素养,最终达到活用知识、学以致用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