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志——一点随感

2021-12-02 08:24:24 

工作日志 

—— 一点随感

刘瑞

      上午小文发给我两条颖姑娘在办公室讲话的视频,我不知道还有其他哪些人在场,视频中只录了颖姑娘一个人的镜头。颖姑娘认真且饱含深情地说:“她特别感谢,但不知道从何说起,平时不也善于表达,我们不知道她有多爱我,她真的好爱好爱我。”因为那天事情有点多,我点开视频看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看完以后我瞬间泪满眼眶,赶紧回复“我很感动,也真的好爱她”。
     颖姑娘真是难得的好老师,对学生的爱和付出常常让人动容。记得在刚开学的九年级老师会议中,几位新老师抱怨学生的习惯没有他们想象中的好,颖姑娘瞬间是泪流满面,她直言不讳自己最听不得老师对学生有抱怨和不满,反问大家十几岁的学生本身就是孩子,就需要培养和引导,怎么可能没问题,更何况可塑性还那么强,为什么要因为一点小事去否定孩子。她是一个真性情的人,从不掩饰自己的情感。在她眼中,所有的孩子都那么可爱,都那么有希望。珍惜重视每一个孩子,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她是这样理解的也是这样去做的。她的博爱,她每天热情满满的状态,她对每一个孩子充满期待的那份阳光,深深的滋养着学生,第一年上班就取得非常骄人的成绩,中招考试所任教学科全区领先。
      这么好的老师,是学生的幸运,更是学校的财富,身边的榜样更有感染力和带动力,让她给全体老师做了一个讲座。
      谦逊的她,并没有讲很多,半节课的样子。但选取的点特别好,因为来自一线,更懂一线的状态和症结。她用自己的小学老师惩罚同学让学生自扇耳光,到网络上曝出的毕业很多年后学生暴扇老师耳光,   这样两个极端事件,反问大家有没有对学生进行过语言暴力或伤害呢?
       不可否认,老师们都特别努力,我经常也说当老师是一个修炼自己的过程,让自己不断包容博爱。孩子是可爱的,有的时候也是让人生气甚至是恼怒的,如果一个老师不够博爱和包容,对于那些问题层出的孩子很容易有嫌弃,孩子们是敏感的,老师们嫌弃厌恶的表情或语言会像毒刺一样扎到孩子心理,这样师生间的心理会更加疏远甚至出现敌对。教育的无力往往因此而生,孩子也会出现自暴自弃。教育中的问题就更加放大化了。
      相反,颖姑娘始终对学生充满期待,又有主动的、热情的、具体的帮助和指导,她是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时间督促孩子读背掌握知识点或答疑解惑,孩子们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化解在平时,更是及时化解,成功是成功之母,孩子们学的轻松愉悦,成就感就越来越好。
      颖姑娘还提到一个观点,学生和老师在一起的时间远超过家长,老师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是孩子最大的动力来源,孩子们没有动力,老师有很大的直接责任。是的,我们常常拿教育不是万能的给自己更多的安慰,但不可否认如果老师拥有更多积极地思维方式,更科学艺术的教育智慧,所谓的问题学生也许会减少很多,孩子们的求学时代会多出更多的温情和幸福,生长也会多出很多的可能和空间。
      这周还举办了趣味运动会了。加油声此起彼伏,开怀大笑,肆意奔跑,操场上简直是沸腾了一般。初中的孩子日常学习还是很紧张的,有这样的活动让他们放松一下,也蛮好。张弛有度,也有利于身心健康。另外,朝气蓬勃的年龄,充满活力才是正常状态,有活力才有创造力。
      五人六足,班主任蹲下身子给学生系好绑腿的身子;拔河比赛中,班主任和其他师生声嘶力竭的加油;心心相印中为给孩子加油助力,有几个老师如小兔子一样欢快的奔跑跳跃着;蓝天白云下,绿草茵茵的操场上,师生间、生生间不仅充盈着欢乐,更流淌着一种能量,一种共同赢得比赛的力量。颁奖过程中,欢呼声此起彼伏,因为项目多,所有班级均有获奖,在这个过程中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加强,班级荣誉感也很好的提升。为自己而努力,为班级而努力,学生会慢慢懂得更多。
      值得反思的是,趣味运动会已经连续举办几年,之前操场没有修好,我们创造条件带动附近的公园里进行,走进自然,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趣味运动会显得更有意义,再加上那个时候班级较少、学生总数也少,学生的参与度更高、体验感更好。现在班级增加了不好,人数也增加了不少,校园里操场等设施都已经很好了,我想趣味运动会还是要变成正式的运动会,竞技类的,让学生感受着真正的体育精神---更高、更强、更快、更好。趣味运动会的意义更多的是有趣、合作。
      本周参与数学教研较多,给他们说的最多的还是:1.集体备课中,一定要加进去一个说学习目标的过程。目标是教学的牛鼻子,目标想清楚了,能够规范清晰的表达出来,那么这节课基本就了然于心了。2.一定要学会设计问题,首先把目标变成问题形式,再不断转化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但也要注意把握好度,不能分解了支离破碎,毫无思考分析价值。要学会用问题促进学生不断思考,通过问题把学生带向思维深处。数学一定是思维活动的过程,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点的过程。问题的设置一定要有逻辑性和层次性,当然这些问题一定聚焦于学习目标,充分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3.数学课上,语言要精练,要少说为宜,要给学生留有思考、体验、练习的时间和空间,老师要学会往后退一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然前提是要把需要讲的务必讲清楚、说明白。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工作日志——一点随感 2021-12-02 08:24:24
小组评价激活课堂之我见 2021-12-01 15:17:55
分层作业的反思 2021-12-01 08:32:14
读《一线表扬学》有感 2021-12-01 09:49:06
教育新旅2 2021-12-01 15:50:01
“双减”背景下综合性学习的作业设计 2021-12-01 15:58:49
德育小故事 2021-12-01 15:49:45
扎实课堂教学,减轻作业压力 2021-12-01 10:34:54
巧设活动,拉近“距离” 2021-12-01 10:32:11
用文字诠释父爱的经典 2021-12-01 10:3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