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悟

2021-11-15 22:23:13 

近日读书所感,是结合最近工作中经历的一些事情的感悟所得,杨绛先生曾说,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年轻的时候以为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现在真的深切感受到。这次就主要是围绕“为何要关注教师的心灵”来说。
    书中曾有这段话,“我刚上大学时,最先学会的一件事就是择师,弄清了该去上哪些教师的课,不该去上哪些教师的课。”我的一个学生海伦・李曾对我说:“学生在私下的议论中把教师分为两类:用心的教师和不用心的教师。用心的教师亲切、活跃、真诚、谆谆教导、循循善诱。我喜欢上这些教师的课,因为他们发自己的教学和学生,可不用心的教师上起课来全是在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看起来对学生麻木不仁,和教材和我们都没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我很看重有来有往的师生关系,喜欢光明磊落的教师,他们不怕显露自己的个性,同时也把我看成是独立的人,顾及我的个性。
    教师是教育的重中之重。曾有报告指出“学生的成功十之八九取决于教师质量。虽说我们从实证资料得知的无非是早就凭直觉知道的东西一一教师具有这种影响,但现在更使我们坚信,教师确实有这种影响。”报告中的证据令人信服,充分说明了教师是统摄教育方方面面的主导人物,教师质量是提高学生成绩的最重要的校内因素。换言之,教学无论优劣都会留下一笔影响学生学习的“遗产”。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舒尔曼说:“教师必定依然是解决教育问题的关键。如果这些教学的主导者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任何关于教育政策的争论都是无稽之谈.没有什么计算机可以取代教师,没有什么脚本可以导演教师,没有什么责任制可以绕过教师。”
    尤其是在现在的形势下,“双减”政策落地,乍看起来,减轻了学生、家长、老师的压力和负担,其实这对教师来说应该是一把双刃剑。
作为教师,面对“双减”政策,最开始我是喜忧参半的。喜的是:孩子们终于能够有更多睡眠休息的时间、有更多玩耍游戏的时间、有更多自我探索的时间,这些无疑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都是必须且有利的。忧的是:在中高考政策没有改变的前提下,孩子们终将面对他们未来的升学考试,我们教师怎样才能保证孩子的学习效果,让孩子们打牢基础知识?
    于是,“减负”后面的“增效”两个字就成了我经常思考的问题。一边思考,一边实践。在实践中我发现,如果老师自己首先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拓展目标,并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让孩子们理解自己的学习目标,再配合有效的教学活动和学习检测,每一节课师生都携手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就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另外,课堂时间短暂而珍贵,我们教师不能只用来传授知识,而是应该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孩子们在课下更多的自由时间里依然能够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追逐着自己的热情自主学习更广阔的知识!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读书感悟 2021-11-15 22:23:13
更迭的爱,永恒的牵挂 2021-11-15 09:57:15
荠菜饺子 2021-11-15 10:37:29
我的双面男生 2021-11-15 20:20:51
长长的路,我们慢慢的走 2021-11-15 14:18:17
【征文】针对作业设计与完成,教师要具备哪些能力? 2021-11-15 21:01:58
大单元理念下再看“习作单元” 2021-11-14 22:06:20
让孩子脸上有笑、眼中有光 2021-11-14 21:49:35
每个学生都是我的骄傲 2021-11-14 21:49:37
凡凡哭了 2021-11-15 01: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