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费劲巴脑地提炼教学主张?

2021-11-11 11:33:05 

                我们为什么要劲巴脑地提炼教学主张?


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工作起来得心应手,成效不错,基本让校长放心、基本让家长满意、基本让同行认可的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当自己想有所突破的时候,即使自己更努力一些,效果似乎并不明显,或者说并没有惊喜出现。

                                             ——写在前面



有那么一个瞬间,我甚至也产生过怀疑:

我们为什么要费劲巴脑的提炼什么教学主张?

到底有何意义和价值?


01

2011年7月,福建省教育厅启动了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这项工作在全省遴选了100名教师作为培养人选,培养期为3年。这项工作以教学主张为引领,重点引导培养对象提炼并明晰自己的的教学主张,进而在实践中形成相应的操作策略与方法(时隔十年,这则消息依然让我振奋,让我打开了一个新的教师培养思路,这是后话。这让当下的我对“提炼教学主张的意义和价值就更加关注)。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余文森教授的论文《教学主张:教师从优秀走向卓越的生长点》,其中观点很值得关注。

他说,要把优秀教师培养成卓越教师,最核心的工作,就是帮助他们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并围绕教学主张开展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观察我们身边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不难发现,他们基本能实现三个“基本”——基本让校长放心、基本让家长满意,基本让同行认可。

因为他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这些经验让他们工作起来得心应手,成效明显。但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容易满足于现状,满足于经验,甚至陷入经验主义的泥潭,有些时候经验反倒成了他们提升自我的绊脚石。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当自己想有所突破的时候,即使自己更努力一些,效果似乎并不明显,或者说并没有惊喜出现。


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来论证一下:当我们想有所突破,一定会采取一些行动,也就是去实践。

而影响、决定我们行动和实践的是什么呢?


02

达芬奇说:理论是军官,实践是士兵!

不管你愿不愿意,我们每天都是在理论的指导下生活着——我们为什么这样做,关键的原因就是在于我们处于哪一套理论的支配之下。

比如:

恶人自有恶人的理论,他们认为上天赋予了他们恃强凌弱的特权,不欺负别人的,就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也就是说,

理论导致了我们行为方式和追求的不同。请相信,处于不同理论支配下的人,脑海里的世界图景也完全不一样。



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要改变我们的行为,就要先拥有不同于支配之前行为的理论。


03

有人说:理论的独特和神圣的价值,在于它能使我们从狭隘的当下的经验现实之中摆脱出来,迈入另一个无限开阔充盈丰富的时代……


那也就是说,优秀教师要想有所突破,仅仅有行为的改变是不够的,要先有理论的学习。

学习了先进的教育理论,才能让我们从经验的泥潭中走出来,带着批判的眼光审视眼前的一切。


余文森老师在《教学主张:教师从优秀走向卓越的生长点》一文中也指出:优秀教师难以突破专业发展的瓶颈,就在于“理论的贫乏”。


没有理论,只有实践,你只能做个盖楼的人,而永远成不了楼盘的设计师。没有理论基础的人发展起来是没有后劲的,很难实现自己的可持续性发展,因为脑子太空,这会成为影响你的思维层次和深度的一个瓶颈,你很难作出很有前瞻性的决策。


而提炼教学主张,就是引领优秀教师把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或用理论来充实、改造自己的经验,从而使自己的理论拥有“理论因子,变得更为深刻,更有普遍性、规律性和解释力。



突然发现,自己洋洋洒洒这么多,居然只是为了论证“我们为什么要提炼教学主张。虽然每一次分享,都应该奔着有价值的方法论,但有时候,只有解决了“why”,也就是达成共识后,后面的“what”“how”才有意义。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我们为什么要费劲巴脑地提炼教学主张? 2021-11-11 11:33:05
千古偶像苏东坡 ——读《康震讲三苏》有感 2021-11-11 16:22:25
数学可以是玩出来的 2021-11-11 21:21:03
牵着蜗牛去散步 2021-11-12 07:13:30
精神的瓦尔登湖 2021-11-13 12:48:48
精神的瓦尔登湖 2021-11-13 12:48:48
匆匆 2021-11-13 11:38:18
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 2021-11-13 11:16:33
聆听青年教师三年成长汇报反思 2021-11-13 17:33:25
班主任工作漫谈(六)——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2021-11-13 07:0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