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路二小 夭夭小桃 上周五延时的时候,收到了畅畅家长的一条长长的留言,她先询问了孩子最近在学校的情况,然后她给我反映了班里最近一个不太好的现象,她在微信中是这样发的: 班里最近出现的早恋话题,您是不是也有发现?就是班里私下传播,某某喜欢某某,源头应该是某个女生的日记本上记了好多一对一对的,然后被同桌发现了就传开了。这个现象比我预期的早了很多,也是正常的。我觉得我们家长和老师要做好孩子们的引导和疏通,疏而不堵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我一看到这个信息有些乐了,迅速给她回了条信息: 畅畅妈妈,首先谢谢你和我分享这些,您先不要急,我认为还算不上早恋,只能算是朦朦胧胧的好感,“疏而不堵”我赞同这个方法,我确实发现最近班里稍有些躁动,那就谈谈嘛,大大方方谈,所有的问题其实也都是好的教育机会、成长机会,欢迎每一个问题。 怎么谈呢?因为这个问题比较有普遍性,我觉得需要开个班会,开班会肯定得先了解了解情况,我先找了小悦聊,这个小姑娘活泼而坦诚,我问她最近是不是班里在疯传谁喜欢谁这样的话?她一听捂着嘴笑了:“老师,我知道,我真的知道。”然后她接着说:“其实都是顺然在传的,他一下课就在那喊。”“都谁喜欢谁啊?”我笑着问她,她说了几个,她一边说我们两个一边大笑,好玩!幸亏是下课,要不然别人还以为我俩疯了呢。 小悦特逗,这当中涉及的有她的两个好朋友,她们延时也挨着坐,我们聊完后她问我:“老师,我可以给她俩说说吗?”我一听又乐了,“你不怕她们打你吗?”,“老师,我不想瞒她们。”这个小姑娘坦诚且坦荡,好样的! 通过畅畅妈妈反映的情况和与小悦的交流,我基本弄清了情况,不过是小男生、小女生之间的一点好感,都是过来人,谁没有过呢?稍微引导一下就好了,这个事件中不正常的、性质恶劣的只有一个:随便散布消息,随便拿这个笑话别人的行为。 弄清了这些,怎么开这个班会我的心里便有底了。利用周末我又好好做了做功课。 周一迎来了我很期待的班会课,每次准备很充分的时候,每次要和学生进行心灵互动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期待。 班会课的主题是“现在的我们”,我先问大家了一个问题,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中的什么时期,大家不约而同的说:“青少年时期”,“是的,其实现在我们已经处于青春期的早期了,可能青春期的某些特征现在在我们身上体现得还不是那么明显,那么什么是青春期呢?青春期又会有哪些身体、心理上的变化呢?” 我们先交流了这个问题,说到身体的变化时一些同学说他们的个子长了一大截,还有女生说胸部开始发育了,谈到心理上的变化,有同学说他现在的情绪不是特别稳定,我以为马上有同学会谈到“早恋”问题呢,切,你们这算什么早恋呢,离早恋还远着呢,我坑已挖好单等着他们进去呢,可迟迟没有人说,“这个时期我们是不是会特别在意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会不会悄悄喜欢某个异性同学呢?”先点头再摇头,还是没有人站起来说,“我知道大家对这个都有些放不开,其实是很正常的心理,让我们看看谁最勇敢。” “我在三年级的时候觉得王一铭的字好漂亮,那个时候对他有些好感,可到了四年级发现他怎么这么多毛病呀?对他的好感也随之消失了。”思童说。我给思童点了一个大大的赞,并提议大家为她的勇气鼓掌。 我专门提到女生要比男生早熟一些,所以这个时候女生可能会想得更多一些。 接下来是“大胆说喜欢”的环节,一看到这个大标题教室里沸腾了,我让同学们用这样的句式说一句话:我喜欢你,是因为————,有几个同学陆陆续续地说了,但说的都是同性的同学,“大家再想想,异性的同学你肯定也有喜欢的,谁来说一下异性的同学。”我引导说,同学们又哄的一声笑了, 终于有几个同学肯站起来说了,有几个男生说比较喜欢班长,觉得她优秀、大方、字写得好,有时候还有一股泼辣味,被说到的其他同学也多比较优秀,身上的闪光点比较密集,“大家发现了没有,这个时期的喜欢与其说是喜欢,不如说是_____”,“欣赏”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这个时期的喜欢与其说是喜欢不如说是欣赏,喜欢这个人其实是欣赏这个人身上真的一面、善的一面、美的一面,喜欢一个人是因为我们想成为更好的自己。”大屏幕上的这句话缓缓出示了出来。 “这个时期的喜欢还有一个特点是有极强的不稳定性,来得快去得也快,比如说一个同学前几天还觉得他好帅呢,今天却突然看到了他和别人闹矛盾发火的样子,那个样子好丑哦,对他的好感也随之消失了,所以刚刚王思童说的特别真实。”我补充道。 接下来我又出示了一句话: 喜欢与好感都是正常的, 有一种朦胧的美感。 下面的一种现象才是我重点要说的,我把这句话放大出示了出来, 喜欢与好感都是正常的, 不正常的是拿着它到处吆三喝四、笑话别人。 我先认真而严肃地把这句话读了一遍,接着我连续请好几位同学又把这句话读了读,“同学们我们可以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当你自己被别人拿着这件事笑话的时候你心里什么感受?” “觉得很自卑。”富茗一副很委屈的样子说。 “这么优秀的孩子因为别人这样的话竟然感觉到了自卑,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话对别人的伤害有多大。” “我听到这样的话很难过,我也被别人这样说过。”文博说。 “我听别人这样说我,真恨不得上去揍他一顿。”一涵说。 “自卑、难过、生气,这些感受都是多么真实。”我深有感触地说。 有一些手还在坚定地举着,看来有不少同学都深受其害。 “当我听到别人说我和另一个人怎么样怎么样的时候,我再见到那个人心里都有了阴影。”梓涵说。 “听到这样的话,就觉得自己的隐私被揭穿了,有一种很羞愧的感觉。”艺涵说,听了这两个孩子的发言,我被震惊了,我想到了当年的自己,人的一些很幽微的心理是多么惊人的相似,有那么两三秒钟我甚至都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我内心的震撼与共鸣。 “感谢这两个孩子,你们让我想到了当年的自己,在我比你们大一点的时候,应该是在六年级的时候我转到了一新学校,本来到那里之后我和别人就有一种距离感,有一天预备铃响的时候,我从前门急匆匆往后赶,有一个男生从后门往前跑,匆忙之中我们两个撞到了一起,这个时候就听到旁边有起哄的声音,我还隐隐约约听到有人说‘他们俩是一对’,本来都已经很尴尬了听到这句话真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从那之后我在那所学校一直都很自卑,我甚至连那个男生的名字都叫不出来,偶尔还是会听到一些风言风语,每天我都是带着很沉重的心理包袱去上学的,学校对我来说变成了一个恐怖的地方,幸亏我只是在那个学校待了一年。同学们,你们看,有时候你无心的一句话对别人的伤害是多么的严重,而且这种伤害是持久的,直到现在20多年过去,我每次想起那一段经历都觉得很灰暗,我也特别心疼当年那个孤独而脆弱的小女孩儿,有时候调皮与邪恶之间仅有一步之遥 。”我说得很动情,同学们也听得很认真说到最后我甚至眼圈儿都要红了。 这个时候大屏幕上又适时出现了一句话: 谁拿着这个来笑话别人谁便是无知的、愚蠢的也是可怜的。 接着我给大家推荐了苏霍林斯基写给青春期的女儿的一封信——《给女儿的信》,特别和大家分享了这封信最后的升华部分:万物生存、繁殖、传宗接代,但只有人才能够爱。同样,从人本身来说,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如果不善待爱情,便不能提高到人类美这一高度,就是说它仅仅是能够成为人、但尚未成为真正的人的一种生物罢了。可能同学们还不太懂这句话,不懂又有什么关系呢,爱是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悟的。 最后,我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的期待:
与其喜欢、羡慕别人不如自己就成长为那样的人,愿现在的我们不辜负未来的自己。 是的,愿现在的我们不辜负未来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