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出优秀的孩子

2021-10-19 09:26:39 



孩子的优秀,离不开父母在背后默默的付出。那些别人家的孩子,他们的父母都做对了的一件事,那就是“陪伴”。

一.孩子的好习惯都是陪伴出来的

网上看到重庆一位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她拿到了总分726分的好成绩,能取得这样的佳绩,与她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很大关系。班主任曾坦言:“她的学习习惯特别好,让我都感觉很佩服。”而这份习惯,源自父母平时对她的陪伴和培养。这位考生的父亲也曾说过:“学习上主要靠孩子自觉,只是从小时候就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比如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从孩子一岁多开始父母就开始订很多幼儿画报、绘本。“小时候她看不懂,我们就给她讲,她主要是看图。慢慢的,她自己看完给我们把故事讲出来。坚持一段时间后,女儿爱上了阅读。平时除了学习之外,阅读就成为她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父母如是说。

是呀,孩子每个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父母用心的陪伴,学习上的习惯,父母要耐心地帮助孩子养成;生活上的习惯,更是要以身作则。

孩子的好习惯养成关键期,往往是在10岁之前,这个时期,光靠催促、监督是没用的,最好的做法是父母陪着孩子一起坚持。不然,大人的懒散会直接影响孩子,比如想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自己却放不下手机;想让孩子多看看书,自己却一年都翻不了一回书;想让孩子多运动,自己平时就爱宅在家里......孩子的优秀,他自己的努力固然重要,但是父母需要付出的努力也不比孩子少,尤其是孩子生命的前10年。但是,在孩子的童年时代,帮他们养成好的习惯,未来会让我们真正的省心。

二.孩子的幸福感是陪伴出来的

我们河南郑州的一位爸爸,为5岁女儿手工做玩具的视频在网上走红。从女儿两岁多的时候,他就开始手工制作各种各样的玩具,如今已经坚持了三年。手工玩具用的材料很简单,就是家中的塑料瓶、废纸箱。这位爸爸已经做了120多件小玩具,家里被朋友称为“玩具王国”。这位爸爸坦言道:“坚持做这件事最大的意义就是可以陪伴孩子的童年。”

因为父母的陪伴,女儿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对她来说,最珍贵的不是玩具,而是爸爸真诚的陪伴,每一件玩具,都成为父女俩最幸福的回忆。高质量的陪伴,往往让孩子更幸福。相反,长时间缺乏父母陪伴,孩子内心是极度缺乏安全感和幸福感的。

就连我们一线教师也能发现一个规律:留守儿童与其他孩子相比,或多或少表现得更加敏感、胆小、自卑。孩子成长过程很重要的一件事,是在孩子受挫时,有爸爸或妈妈及时且积极的关注,这会让他感受到安全,他才会无忧无虑地成长。愿每一个幸福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愿意花时间陪伴孩子的父母。

三.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陪伴出来的

我们班有一名女生,整日心事重重的样子,学习提不上劲头,几门功课都是一塌糊涂,多次跟她妈妈沟通交流,妈妈说因为忙于工作,孩子从小在老家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自己几乎没有照顾过孩子,直到上小学了才接到身边来,这导致他们的亲子关系很是紧张。事实证明,不陪伴孩子的家长,孩子与父母之间就像陌生人一样。

世上没有哪一种关系不需要经营和维系就能其乐融融。那些亲子关系很好的父母,都在与孩子相处中下了苦功夫的。所以,趁孩子小的时候,抓住陪伴他们的每一分每一刻,很多小事都能增加和孩子之间的亲密感,比如下班陪孩子玩一个小时、睡前陪孩子读半个小时课外书、假日里带孩子出去走走看看......

各位家长,我们真的没有那么忙。只要足够真诚,足够用心,我们的孩子就很容易满足,我们的亲子关系也绝对不会太差。亲子关系好了,教育才能变得更加简单。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陪”出优秀的孩子 2021-10-19 09:26:39
学习,从自我开始 2021-10-13 21:10:11
爱与被爱 2021-10-19 09:23:33
三年级的孩子出了问题怎么办? 2021-10-13 21:33:08
爱是促进后进生转化的灵丹妙药 2021-10-13 21:27:12
备课需要有“童心” 2021-10-13 22:55:19
智慧地处理班级矛盾 2021-10-14 06:40:34
源自心灵的教学 2021-10-14 15:41:05
人到中年,有梦可期,当燃无畏 2021-10-19 09:12:56
把握本质,才能让教学走向有效 2021-10-14 06:3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