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瑞杰
有一个年轻老师和我说,他上课的时候,我们班学生都不咋回复他的问题。这里我想对这个老师做个回复。
作为老师,我们都一厢情愿的认为,所有的孩子都可以经过我们的手,让我们培养成参天大树。这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想法。
上帝造人也好,女娲造人也好,本身就造出来了不同的人,所以才有神仙鬼魔之说。这些是和人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就不能拿人的标准来统一要求万事万物。我们不要期待所有的学生都回答你的问题。有的学生爱说话爱表现,他可能就愿意表达;有的学生本身就不爱说话,所以他可能只是看着你,心里边儿可能会想一下,可他根本就不会说。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是登上舞台的主角,有相当一部分人是观众,我们也得接受观众的存在。我们很多老师都想把所有学生培养成主角,这本身就是一种错误。谁做配角?谁做观众?没有配角和观众的舞台怎么叫做舞台呢?所以最要更新的是我们自己的意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谁愿意做什么我们就因材施教的去培养,不可过分拔高。
另外我们在涉及问题的时候,也要把问题的档次和难度给它设计开。如果想调整班里边儿学困生的积极性,那就问他一些难度比较小的。如果想让拔尖儿的学生回答,那就把一些有深度有广度的问题给那些程度比较好的学生,这样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更有成就感。
教师对待学生切记一刀切。几十个学生特点不同,家庭教育不同,天生的资质不同,个人要求不同,性格不同,没必要都要让他像我们所希望的那样回答问题。
孔子三千弟子才出了七十二贤,这个比例是不高的,所以我们没有必要把我们教的这百十号学生,非得逼出来一个北大清华的孩子。上帝为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个树枝,根据他所能达到的高度而设计他的存在感。作为老师可以稍微拔高,切记不可过分。否则对学生是有伤害的,对学生家庭也是有影响的。
我们不能光说而不做,所以一定要允许有作业是100分的孩子,也要允许有八九十分的,更要允许有六七十分甚至不及格的,这才是真正的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