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孕育自信,呵护成长 文/二七一幼郭清清 幼儿园的孩子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也会遇到或大或小的挫折。那么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幼儿教师该如何处理呢?包办?逃避?还是鼓励?我觉得应该提倡后者——鼓励。 如果孩子遇到困难,老师一味的包办代替,这样只会造就懒人,孩子永远生活在老师预设好的环境中,得不到锻炼。逃避是懦弱的表现,如果遇到困难,我们让孩子选择逃避,那么他永远只能做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如果在孩子面对困难时,我们鼓励他,告诉他可以的,能够自己面对困难,慢慢的,他就会树立自信,在遇到困难时就不会首先想到逃避或寻求帮助。或许刚开始他解决的不是很好,但是只要我们给孩子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去磨练自己,他就一定会得到成长。 在幼儿园里,我们总会听到孩子说这两句话:老师,我不会;老师,等等我。可是有些事情真的是孩子不会吗,还是对自己的不自信呢,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自己做不好,便习惯性地用老师我不会来掩饰自己的不自信。 小博是我们班这学期新来的一名幼儿,他以前没有上过幼儿园,因为年龄到了,就直接分到了中班。因为对幼儿园的环境以及生活并不熟悉,规则意识也还没有建立起来,刚开始的时候,他经常跟不上小朋友们的节奏,课堂上教的东西,基本上一节课结束之后,大部分小朋友都学会了,但是他却总是一脸困惑的样子。 有一次数学课后让孩子们做数学操作练习,别的小朋友都很认真的拿着笔圈出相应数量的图形,小博却一动不动的坐在位置上,他一会儿看看旁边的小朋友,一会儿看看自己的练习册,但却始终没有想要动笔的样子,等到别的小朋友差不多圈完开始收拾笔的时候,他还是一个都没有画。我走到他的跟前蹲下询问情况,他支支吾吾地说:“老师,我不会”,我又追问他:“老师刚才讲的时候,你听了吗?”,他低下头小声地说:“听了”,“那你可以尝试着圈一下,没关系的”他拿起笔刚准备圈又放下了“老师,我害怕圈错”,小博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其实并不是他不会,而是他不够自信,害怕出错。“没关系的,谁都会有出错的时候啊,但明白自己错在哪里改正过来就可以啦”,小博似懂非懂的看着我,然后小心翼翼地拿起笔开始认真地圈着,到第四道题的时候他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把所有的图形圈了出来,虽然最后四道题,小博有一个出错了,但是他本来能选对的,犹豫了一下选错了,其实还是对自己的不自信。 于是每次做数学操作练习时我都会有意无意的看看小博的情况,当他犹豫不敢动手时就蹲在他旁边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如果他哪里做的不对了,就耐心地再给他讲一遍。我知道小博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之所以说不会是因为他还没完全适应幼儿园生活,并且对自己没有信心,害怕出错。渐渐地,做数学操作练习时小博不再因为害怕出错而不敢尝试了。有时他能做到小组第一,而且还会去帮助其他的小朋友了,由刚开始的不会做、不敢做,到现在的认真做、不出错、帮助别人做,我想这就是一个孩子自信心的慢慢建立的过程吧。如果当他对我说不会时,我选择的是包办代替,替他完成他不会做的事情,或者责怪孩子不用心,那么我将不会看到他今天的进步。 在孩子学习与生活中遇到困难与挫折时给孩子以鼓励,可以是一个小小的微笑,可以是一句甜甜的话语,也可以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也许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小的举动就会在孩子心中孕育一颗自信的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