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写《长津湖》观后感

2021-10-12 23:26:56 

引导学生写《长津湖》观后感

史丽平

   电影《长津湖》讲述的是朝鲜战场上的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体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顽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学生们观影后会感到震撼,受到鼓舞,但是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观影后写好观后感呢?

首先,观影前做好背景铺垫。学生们虽然在历史上学过抗美援朝战争,但是对抗美援朝战争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书本上,还没有能够充分感受到战争的艰苦程度和重要意义。观影前,老师专门介绍了长津湖战役的悲壮与艰苦和重要意义,正是这场战役扭转了整个朝鲜战场的形势。但是这场战役究竟有多艰苦、多悲壮呢?志愿军战士又是靠什么赢得这场战役的呢?信念?意志?团结?请同学们观影的时候仔细观察、认真体会。

其次,观影后分享交流。分享交流的要求是学生用电影中的细节证明自己的观点。比如:有的同学认为战争胜利来自顽强的意志,从电影中的战士穿着单薄衣服和严寒天气斗争、在雪地中吃冻土豆、在雪地中埋伏等等细节中可以感受到。按照这样的思路,学生在分享中可以得到启示:用细节+观点的方式可以快速形成作文框架。

再次,写前具体指导。这个环节的主要任务是首先拟个题目,然后把刚才分享交流的口语转化为书面语。这个环节看似很简单,但是也不太容易做到,书面语需要更准确、更客观。观后感的题目不建议用—“《长津湖》观后感”,主标题一定要和中心有关系,起一个“高雅”的名字能够为文章增色不少了。学生写作文之间,要求学生列好提纲:明确主题,然后从三个侧面表现主题,每一个侧面都可以用电影细节+观点阐述的形式。这样的指导之后,学生们的写作过程顺畅了很多。虽然也有过多描写场景的作文,但是整体来看学生有“观点”意识和主题意识。

最后,写后修改指导。写后的修改指导建议包括:1.描写场面的语言太多,主题不够清晰。2.所描写的细节并不能证明观点,也就是说在描述细节的时候没有观点意识,随意而写。比如毛岸英的牺牲,如果突出信念主题,就可以重点写他带着必胜的信任,不顾危险,毅然返回,抢救文件。如果突出责任主题,可以重点写他为了完成任务,为了避免损失,毅然返回,抢救文件......一个细节、一个故事可以被从多个方面解读,就看我们怎样阐述才的证明观点。

作文指导的关键在于思路,教师在教学作文的时候,一定要先找到架构这篇作文的支点,建构一个作文框架,按照这个作文框架写文章,作文就变得简单了。这篇观后感有一定的厚重感和悲壮感,也许是因为有代沟,学生们对那段历史都是很陌生,所以写出来的也是轻飘飘,没有感情色彩。经过思路架构的作文,不仅仅思路更清晰了,文章的感情色彩也更强烈了,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感情得到了升华。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引导学生写《长津湖》观后感 2021-10-12 23:26:56
Day10 跟校长学——案例开发与经验萃取 2021-10-15 10:16:25
Day3 培训项目设计实施的DACUM和ASK 2021-10-11 22:57:28
Day4 是温水煮青蛙,还是负重走悬崖? 2021-10-12 21:44:32
Day5 一事精致便能动人 2021-10-12 23:18:17
Day7 做安静的有效的教师培训 2021-10-13 11:18:22
Day8 教师培训技能,正是这样炼成的…… 2021-10-14 16:19:00
双减,减的是什么? 2021-10-14 16:39:09
做名忠实的"听众",你会变得更快乐 2021-10-14 18:58:31
那些年,那些梦 ——再读《射雕英雄传》有感 2021-10-14 21: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