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技能,正是这样炼成的……
一次培训,学员没有紧张,没有忐忑,没有参与体验,没有成果运用,没有改变与收获,再轰轰烈烈的培训,他们也只是看了一场演出而已。
——写在前面
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课前,主持人以一段《少林功夫》,呈现了少林寺师徒的三组对话:
“师傅,怎么才能练出功夫呢?”
“要下功夫。”
“师傅,怎么才能练好功夫?”
“要不怕困难,勇于出击。”
“师傅,怎么才能练成功夫?”
“要战胜自我,守住初心。”
这个视频,主持人运用恰当,我想旨在和全体学友共勉:每一位培训者,要下功夫、要不怕困难、要守住出现,才能练好功夫。
我们小组的江东云老师进行了课前的“微分享”,她学以致用,运用唐烈琼教授的“最佳实践萃取法”,完善了自己的培训课程。很棒。
今天上午是汨罗市教师发展中心熊周蓉老师的课。
【学习摘要】
以学为中心的学员课程设计
汨罗市教师发展中心 熊周蓉
教不等于学 学不等于会
一次培训,学员没有紧张,没有忐忑,没有参与体验,没有成果运用,没有改变与收获,再轰轰烈烈的培训,他们也只是看了一场演出而已。
三个小时,小熊老师共安排了三次活动:
活动1:思考与交流(用关键词回答即可)
活动2:案例呈现
活动3:研讨
活动1:思考与交流(用关键词回答即可)
1.你理想中的培训什么样子?
生成 运用
2.你经常开展的学员活动有哪些?
小专题引领+实操训练 索河论坛(行动计划)
3.你在设计培训课程的时候,遇到的顾虑和问题是什么?
强大的互联网支撑下,做不到一家之言
4.如果有好的培训经验分享给大家,你原因分享的是:
每个培训师都要做一个故事大王
过程:
认识一个新朋友,交流答案
充分交流,人人为师。
活动2:案例呈现
培训是有遗憾的艺术,培训中的问题:
没能积极的成果产出和应用;培训主题不够聚焦;可能未能满足学员需求;学员参与性不强
培训课程呈现形式:
第一种,并列式
什么是课程?就是给“课”编个“程”。
并列式课程,谁和谁“并列”?
就是让专家课程(宏观)和学员课程(微观)——同课异构。
——专家课程“实践性课程取向”和学员课程“实践性培训课程案例”并列
——专家课程“培训发展趋势与县级培训机构转型发展”和“学员课程“研训机构发展案例”并列
——专家课程“平江春晖讲堂与宁乡资深教师培训”和学员课程“项目开发案例”并列
——专家课程“教师培训质量评估”和学员课程“我校绩效评估分享”并列
——专家课程“积极心理学在培训班级管理应用 学员积极性激发策略”和学员课程“我的培训管理案例”并列
——专家课程“培训是什么”和学员课程“我对培训的理解”并列
第二种 互补式
共性问题、技能问题和个性化问题相互补充。
共性问题(培训主题是显性课程)
技能问题(班级活动是隐性课程
个性化问题(论文、案例、心得,形成校本化课程)
学员课程,零存整取,技能体验课程
先有平台,后有千里马,学员也是最好的课程资源。培训中坚持以学为中心的培训理念,根据小组学员的专项领域设计20分钟微分享,作为学员课程。课程的分享方向为学科教学教研、班级管理案例、心理学、个人专业成长故事、阅读与写作、校本研究、工作坊案例和名师工作室案例,最有价值的培训经验分享或其他、小组根据本组成员的特长,选好三位分享学员。
给分享学员颁发专家聘书。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基本路径
链接建立活动引导→课程共建→榜样示范→机制激励
第三种 递进式
四线并驱课程
专业引领 课程导航一条线
信息技术 神奇便捷一条线
行动学习 自主自研一条线
国王天使 情感关怀一条线
其中,行动学习的操作步骤
聚焦问题→小组学习→班级众筹→展示评价→返岗行动
训前 聚焦问题 小组分工 绑定考核
设计“小组行动学习任务单”
一、小组行动学习的问题
二、欲达成的目标
三、欲采取的行动规划与寻求的帮助
行动规范
1.明确主题
2.确定分工
3.查找资料
4.合作分享
寻求帮助
1.如何在网上快而准地找到相关资料
2.如何上好公开课
训后 “123”行动计划表
“123行动计划表”
此次培训学习,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是
我的两点改变是
我的三个返岗行动是……(后附“完成时间”)
活动3:研讨
提出了正确问题,就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
三个环节:
研讨交流;跨组交流;行动展示
角色分工
组长;秘书;“蝴蝶”;“长颈鹿”
(组织方式,类似“世界咖啡”)
聚焦问题与策略研讨之“行动展示”
问题(聚焦一个培训问题,有一定的难度,但可以解决)
解决路径
【启示1】
设置问题,逐渐深入,切合主题。
用一组问题开启课程:湖南菜吃得惯吗?有没有出去遛呢?你有什么期待?您做的培训,特色特点是什么?(脱口而出)如果让你吹吹牛,你最理想的培训模式是什么样的?
【启示2】
学员是最好的课程,学员是最好的资源。
“吹牛”环节设置不错,通过畅聊“理想”,除了拉近距离,产生共情,重要的是“理想,是一定要有的。”
学员是最好的课程,学员是最好的资源,千万不能浪费了。只有充分的交流,才能体现“以学为中心”
【启示3】
真金一定经过火练。
每一个项目都要做得不一样(湖南“培训大神”黄佑生语。我注意到,截止目前,至少四名老师提到这位“大神”。原来,他们都是黄老师的学生,都参加了湖南和重庆一起组织的“培训师班”,经过黄老师魔鬼式训练,他们爱他恨他……
【启示4】
交流环节,人人为师。
通过“认识一个新朋友,交流答案”,既调动了课堂气氛,又很好地激发学员贡献资源。
【启示5】
不参与不忐忑,就不会有收获和运用。
教不等于学 学不等于会
一次培训,学员没有紧张,没有忐忑,没有参与体验,没有成果运用,没有改变与收获,再轰轰烈烈的培训,他们也只是看了一场演出而已。
怎么让学生忐忑?
比如,转盘,转到谁,谁来做总结。
【启示6】
你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将来的铺垫。
真正的福利,是让员工成长。进修学校的老师很“幸福”,但真正的幸福,一定是有人让你成长。
小熊老师很年轻,有为,有位。她从最小的培训班班主任到今天,她由衷感激。这里面除了领导赋能,更有她自己的用心和努力。
【启示7】
每个培训项目,一定要出成果。
要总结、要提炼,凝神聚气的。
【启示8】
项目不一定做太多,一定要做精。
新教师培训,大有可为。
【启示9】
“小组行动学习任务单”和“123行动计划表”
此次培训学习,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是
我的两点改变是
我的三个行动是
【启示10】
培训者是引导者、参与者,充分利用学员资源,聚焦问题与策略研讨。
【启示11】
训中训练,点亮赋能,训后跟踪,评价激励。
怎么促进培训成果转化?
转变观念、任务驱动、跟踪指导、反馈、评价、激励、搭建平台。
训中训练,点亮赋能,掌握正确的技能
训后跟踪,评价激励,搭建平台。
【启示12】
签约、行动。
行动计划签约表
达成目标
行动步骤
衡量标准(指标类的衡量数据或者方法)
何时开始
【启示13】
结构性复盘ORID
O:看见了什么?还记得哪些话?哪些字或词吸引了我的注意?主要的内容有哪些?还有其他什么吸引你的注意力?
R:你感觉怎么样?对哪些感到吃惊?对哪儿感到愉快?哪些方面感到吃力?你最喜欢或者最不喜欢哪些地方?你还想到什么其他情景或经验?
I:这是关于什么的?这一切对我们有何意义?它会怎么影响我们的工作?我们从中学到什么?有哪些认识?这对我们来说会带来什么不同?
D:我的回答是什么?需要作出什么决定?下一步怎么办?怎么分工?
【最重要的启示】
边体验,边讲解。
什么是“以学为中心”?老师做了一名引导者,参与者,让学员去体会,去感受……
什么是最好的培训?
不是传授、灌输、告知,而是引导、组织、陪伴…
于是,我们参与了、体验了、了解了、学会了…
小熊老师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