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让教育更美好
文‖陶小莉
昨天下午延时课,我让同学们做了《巩固》第八课。其中有一个课外阅读短文写的是王若飞同志在狱中坚持锻炼的故事。我准备利用15分钟时间,领着同学们一起做这道题,并依托这篇范文,交给他们一些做题的方法。比如:如何抓住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的结构;如何根据文章内容拟题目。
可偏偏这节课,有好几个同学都需参加校级社团活动。他们一拥而上,把我围在了讲台上,争先恐后地说:“排球教练让我们到东操场集合;足球教练要求到足球场集合;篮球教练让去篮球场集合。”孩子们难得有个兴趣、爱好,我怎能因为一道阅读题就不让他们参加室外活动呢?
我告诉他们,放心训练去吧。回来之后,一定要向小组长请教,让组长给自己讲解讲解,遇到这样的题怎么做。
大家都点头示意,表示保证完成任务。说着四散开去。
可是今天下午收《学习与巩固》时,课代表告诉我说,第10小组有两个同学没有交,一个是李浩天,一个是组长刘子旭。说李浩天为了整改那道课外阅读题,把刘子旭的《巩固》带回了自己家里,而今天早上把两本书都落在家里。
我一听就非常生气,明明要求组长给组员讲解做题的方法,他可倒好,把自己的《巩固》送到组员手里,让组员抄答案。这说明组长极其不负责任。而组员呢?做事丢三落四。最起码的学习用品都不会整理,可见对学习多么不用心。
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的批评了这两位同学。说他们不负责任、自欺欺人,想到自己对他们的千叮咛万嘱咐,心不由得凉了大半截。我真是恼怒到了极点,于是越说越气,越说声音越大,近似于吼叫。一个对学习懒于思考,另一个对工作敷衍了事。你俩在一块儿,那简直就是“黄金搭档”。谁也不用说谁,谁也不用监督谁,半斤八两、不差上下。万事失败皆因懒,你俩这种行为、这种做法,真是可恶至极。由此就可以判断,以后你们也不会好到哪里?就这样的做事态度注定一辈子也不会有什么大作为。
面对我严峻的眼神,他们俩无言以对,只是低着头,像一对犯了大案的重刑犯。
一时之间,我像占了上风的“战神”。不禁为自己的伶牙俐齿叫好,还自鸣得意地认为今天总算做到了“敲山震虎”。我不由得在心里为自己的机智和威风点赞。
我解了气,心情也舒畅了很多。我试图用一节课完成略读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的学习。可是出乎意料的是,这节课同学们无精打采,个个都显得畏手畏脚,眼睛不敢与老师对视。戴着眼镜的同学总想从眼镜框的上面偷窥我。
他们的目光虽然一直追随着我,但并没有做到真正的深入思考。一直在观察我的言行,试图猜测我的心情。两个受了批评的孩子,更是蔫里吧唧的,但又不敢真正的趴在桌上,所以一会儿看看我,一会看看我。果然不出所料,这节课,我们没有完成预定的学习目标。我不免有点失落。
第一节下课,班长吴雨彤递给我一张纸条,我打开一看密密麻麻大半页:
陶老师,我觉得您今天批评学生有些过火,当然,我理解您当时的心情,一个对工作恪尽职守、勤勤恳恳的老师,总想用自己的工作作风来影响学生,怎会允许学生弄虚作假呢?您说他们这种行为注定一辈子不会有大作为。您这话说得太重了吧?你不是曾用林清玄的成长故事告诉我们:谁也不可以轻言判定你的未来。但今天,你是怎么了呢?真的是因为生气而丧失理智了吗?
你知道吗?这两位同学一节课都没心思听讲,他们被痛苦与羞愧包裹着。陶老师,您不知道同学们是多么的尊敬您,因为我们都能感受到您是真心的爱我们。就拿前几天下雨送路队来说吧,您为了让我们少淋雨,先叮嘱我们都把帽子带好。然后让我们观察班与班之间的距离,尽量做到在行程中不停留,这样我们就可以少淋雨。大家都知道您对我们好,您是多么的细心有爱呀!但是今天,你是怎么了呢?您真能因为情绪失控,而挫伤他们的上进心吗?
读了这一封信,我真的是无地自容,感到羞愧万分。是啊,一个崇尚尊重、民主、爱心与责任的老师,竟然会如此情绪化,竟用随意的语言,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这真是一个极大的讽刺。我们可以批评他,但有什么权利怀疑他们呢?有什么权利和理由因一件小事而摧毁孩子们向上的勇气和信心呢?
我该怎么挽回教育的失误呢?心病还心医治、解铃还须系铃人,没有别的办法,我决定用自己的尊严换回学生尊严。我当即在班上给这两个孩子道了谦,你们做得不对,但我做得更不对,我不能挫伤你们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今天我要诚恳地向这两位同学道歉,还要感谢吴雨彤同学,是她帮助我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是她提醒我改正了错误,希望所有的同学随时监督我。
听到我的道歉,那两个交换了一下眼神,会意地笑了笑,算是释然了,也轻松了不少。其他孩子们也有点儿受宠若惊,他们觉得我是一位会换位思考、有爱心的老师。相信在以后的交往中,孩子们能够原谅我。下午午放学时,他们又开始簇拥着我寻长问短。我喜欢这种美好的感觉,被学生爱是一种无法言传的幸福。
回想这件事,我内心仍有余悸。好在学生的提醒,自己及时的补救。我当时想的只是如何尊重学生,如何抚慰学生受伤的心灵。如果说在处理这件事上,我有什么机智与艺术的话,那就是尊重与爱心。尊重可以让教育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