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校长学——案例开发与经验萃取
——01 培训课程的品质与共性
今天上午授课的是刘菲菲校长。
一名小学校长,虽然很资深(先后做过多所学校校长,有优质小学,有薄弱小学)是怎么站在了“培训师”的讲台上?围绕“培训”,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刘校长交流第一个话题】
01 培训课程的品质与共性
一、感性——个人特点与课程知识水乳交融
理性——理论架构清晰、体系设计完善
互动——课程高度与深度交替推进
一、感性——个人特点与课程知识水乳交融
刘校长总结个人特点
大气开朗 风趣幽默
知识不断更新
提升方法
珍惜平台 与人为善
挑战领域 精品课程
反思成长
【启示】每个培训师的风格不同,有的激情飞扬,有的娓娓道来,有的幽默风趣,有的一丝不苟……这些个人风格,应该和培训课程相得益彰。
在备课、授课过程中,都要围绕个人风格去做文章。
从哪些方面开发课程?(36个课程)
用8年时间打造36个精品课程
【启示】我想到了一个词——培训课程的敏捷理念,我的理解就是要不断开发新的培训课程。
三年前的课程,自己看不下去,是因为不断打磨
做一门课程,需要多少道工艺?
实践(6所校长校长的实践经历)
理论(写了一本专著、主编一本)
凝练(发表文章29篇)
传播 (北师大等各地主讲报告49次)
平台(中国教育学会学校品牌杂志等)
打磨(修改课程101次,案例200余个)
【启示】在“河南省千人教育名家”培训项目中,曾经有多个学员存在这个困惑——如何开发属于自己的培训课程?
我指导他们分两步,
第一步是定位——找到自己的绝活
第二步是提炼——提炼自己的绝活,用理论支撑,让其具有传播性。
在“河师大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者培训”项目中,课程中也涉及这个内容。
培训课程的开发,的确是需要这些要素。在河师大培训者培训项目中,我也曾说过这个历程,但总结不到位。
二、理论结构清晰,体系设计完善
培训课程是有核心宗旨、理论内容、基本框架、体系建构逐步延伸成小节内容,然后向细节内容扩展而成。
【感悟】不能否认的是,刘校长很善于总结。回想自己的备课过程,的确是这个路线图。
【刘校长自我评价】不是中规中矩做现成的课程,而是自己去创设。传统文化中惩戒的运用等
【启示】先有实践中创新,后有课程的提炼。
【刘校长带培训班经验】
中华传统文化特色校骨干校长研修班
五问五导三评
五问(问友问道问学问行问成长)
五导(厘清目标、调整心态、找出方法、采取行动、鼓励卓越)
三评(学员个人评价、小组成果考核、导师综合评价)
【感悟:把学员当课程,把开发学员课程贯穿在培训班始终,这是这次培训中反复强调的】
【刘校长带校长培训班经验】
知行合一,以文化人
文化导师“五力”模型
理解力
设计力
行动力
影响力
反思力
【刘校长“呈现成果”小贴士】
结构化思维,呈现成果
购买Wps会员,使用模板
【李校长总结个人成长感悟】
三、课程高度与深度交替推进
什么是有高度的内容?
国内外行业权威人士的专业论文
国内外行业领先的操作标准和流程
国内外行业最新执行标准和法律规则
【刘校长经验——如何开发有高度的课程】
【案例】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围绕热点,快速开发培训课程
比如 听课不停学、五项管理 双减政策、课后服务5+2全覆盖
【刘校长经验】:
把自己的实践提升到理论高度,做一个模块
体育分值增加,开发培训课程《智慧体育让每个孩子仰天放歌》,
就成为热点。
背景:某同学足球获奖,题词,字特别差
校长提炼理念:顺应每个孩子个性
校长开发课程:《智慧体育让每个孩子仰天放歌》
刘校长选案例(跳绳),提炼自己学校推进体育的过程
01 “跳”起来
02 “范”起来 教师师范跳绳
03 “玩”起来 亲子互动跳绳
05 “积”起来 积分鼓励跳绳
06 “亮”起来 基于体质检测标准
校长讲培训课程,不但没有跑题,而且非常契合主题。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结合自己的培训课程,讲过程,讲方法……
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