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佩颖
开学有两个月的时间,小慧便成了老师们眼中的“问题”学生,成绩差就不说了,逃课、迟到,上课讲话、吃零食、化妆,带外校学生到操场谈恋爱、被老师发现在楼梯间与异性同学有亲密行为,挑拨同学之间关系、热衷于打小报告,等等一切让人头疼的问题都能跟她沾上关系。更让人头疼的是,每次教育她都保证的特别诚恳,再也不犯类似的错误,但她厉害就厉害在总能开发出新的错误来。能想象到吗,最可怕的就是遇到这样让你无法下手的学生,表面乖乖巧巧,背后问题不断......
我找到了小慧,从她嘴里我了解到她爸爸经常开车到处干活,不常在家,她自己感觉在学校里没意思,想来混三年拿个毕业证我还总是限制她,早就想退学了,她爸爸也同意了。我提出说,让小慧把爸爸教到学校来,我们当面谈一谈,不管是以后对她的教育还是想要退学。小慧拨通了爸爸的电话,经过一番沟通之后,我接到了小慧爸爸的电话。
----“你让她回家吧,不上了”
----“就算孩子要退学,家长也来一趟学校,把孩子带回去,我在学校等您”
----“让她自己回来就行了,我在外地回不去”
----“为孩子的安全考虑,让孩子妈妈来也行”
----“你这个老师咋回事啊,家里没人,你还不让她回家了?那她在学校想不开了,我啥都不管啊,出事了你负责”
......
最终我跟家长商量的结果是,孩子签字回家后家长学校给打电话,确认到家。
离校的时间是下午两点,到了五点左右,我接到了小慧爸爸的电话“你让小慧走了没有,这都几点了还没回家”,“家长,她走的时候我给您通过电话,确认之后才让她离校的”,“我现在就在家,我没见到人,你找吧,找不到我就去起诉你,是你让她出校门的”。
哦?难道说是在外地不能回家,也是骗人的?我开始让班里跟小慧关系好的同学跟她发信息,掌握她的动向,经学生了解,小慧在亲戚家,一回家就跟她爸爸打过电话了,只是和她爸爸合起伙来倒打一耙。
其实我们每个人生活在的家庭里面,你的长辈,你的亲人,他们是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工作、对待他人,我一定也会对孩子产生非常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的。小慧之所以成长为同学和老师们眼中的“问题”学生,其实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
每一个家庭都渴望能够养育出成绩优异,德才兼备的好学生来,其实好成绩固然是老师教出来的,但对于同一个教师教的几十名孩子而言,老师的教育是相同的,不同的是那些优异成绩孩子背后越来越多地是被汗水浸透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