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忍住,别插手 郑州市二七区侯寨中心幼儿园 韩春影
小侄女进入小学一个月有余,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都一一克服。目前最大的困难停留在了时间管理上。典型表现:早上上学磨磨蹭蹭,踩点进班;作业必须大人陪着,小动作多,还不慌不忙;丢三落四。大人在一旁着急上火,她在后面悠哉悠哉。
孩子的时间观念和意识在幼儿园时期老师就很重视去培养,主要体现在一日常规中,无论是进餐还是游戏都有时间要求,为的就是孩子能建立时间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意识。小侄女的表现,除却幼儿园阶段没有建立起时间概念外,更多也与小学后的适应问题息息相关。为了能帮助孩子尽快成长,找来了关于时间管理的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合理管理时间》,小标题是“忍住,别插手。”看完后受益匪浅,也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
书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建立孩子“时间观念”,例如,通过安排事情的先后顺序;计算还剩多少时间,合理地分配时间。而我们家长要做的是不要总是去催促孩子“快去做,快去做”,而是让孩子自己学会思考:“现在该做什么?”,随之主动地去做。我们在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时,不要催促或是批评孩子“不可以这样!”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引导孩子学会时间管理。
一、给予孩子处理自己事情的充分自由。
无论是作业没写完,还是迟到,这些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他自己都没意识到严重性,未能体会到紧迫感,家长再着急也没用。当然,如果我们把孩子该做的计划和该操心的事情替孩子做了,苦口婆心地督促、劳心伤神地为他准备,只会滋养孩子更加懒惰和怠慢的态度。所以,行为和语言上都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操心,犯错误后接受自然后果。
二、提升解决能力,教授处理问题的具体方法。
这一步首先需要家长给孩子做示范,类似于做一个“规范”版本,没有具体的步骤孩子不会明白该怎么做。有了规范之后,就可以让孩子按照规范去操作。
具体处理问题的方法步骤:
1.列清单,结合作业记录本,列出今天要完成的事项。
2.排顺序,比如作业优先,作业完成后可以画画。
3.估时间,预估列表中的事情要花费的时间。
4.做记录,清单完成后睡前让孩子记录一下今日的事项,便于反思和总结。
三、切忌在孩子的自主安排下指手画脚。
孩子有了自己独立的意识和自主能力,作为家长要做的最多的是尽可能每天抽出时间去陪伴孩子,我们的角色支持者和引导者,把主动权和选择权还给孩子。例如计划失败了,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对照清单的内容找出问题,并调整计划。孩子还没有形成较完善的逻辑思维,所以我们可以多提建议,多用商量的语气。其次,当孩子步入正轨后逐渐地放手,让孩子自己尝试、碰壁、修正。
循序渐进地教方法,多与孩子商量,增加鼓励,减少替代和斥责,这才是孩子时间观念的建立和自主意识形成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