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棒”,然后呢?

2021-10-08 22:14:17 

“你真棒”,然后呢?

自由的区域游戏时间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幼儿最喜欢的环节之一,幼儿园的成人们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幼儿急切地拉着你们的手让你们去看他们的作品,成人在看到作品后可能会问:“你做的是什么啊?”幼儿会满心欢喜地回答,接着成人夸赞幼儿一番:“你真棒!” “你做得真像xx!”接着幼儿又自己玩去了。成人与幼儿的对话就此结束。

在这样的一问一答中,虽然幼儿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但却不能让幼儿对自己正在尝试或探索的事物有更深层次的学习。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成人如何通过向幼儿提出高认知层次的问题来引导幼儿的深度学习。

案例一:

恒恒用磁力片和磁力棒做了一个奥特曼的装备,他兴奋地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小林老师。

小林老师好奇地问恒恒:“你做的是什么啊?” (记忆)

恒恒兴奋地说:“这是奥特曼的装备!”

小林老师接着问:“你为什么选择用磁力片来做奥特曼的装备呢?” (分析)

恒恒说:“因为磁力片的形状和奥特曼的装备的形状很像啊。”

小林老师又问道:“那你能不能给奥特曼再做一个新装备呢?”(创造)

恒恒起初说:“不可以再做新装备了,奥特曼只有一个装备。”

后来在小林老师的再次鼓励下,恒恒又摆弄了几下他手中的磁力片和磁力棒,最后将原来的装备一分为二,并高兴地跟小林老师说:“看!这两个就是奥特曼的新装备!他们还可以合体呢!”

以上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到如果成人只是问幼儿他们做的是什么(很多成人的提问常常止于这种记忆/理解层次的问题),那么就没有幼儿之后对自己作品的分析以及再次的创作。

案例二:

在角色扮演区,潇潇和小莉用建构区的泡沫砖搭建了两只小猫的窝,潇潇扮演猫妈妈,小莉扮演猫宝宝。

小林老师问潇潇:“你是谁啊?” (记忆)

潇潇说:“我是一只小猫咪,喵……”

小林老师指着潇潇面前的一盒彩色塑料拼接玩具问:“这是什么呢?”(记忆)

潇潇说:“这是我的猫粮啊。”

小林老师又问:“猫咪是怎样吃猫粮的呢?“ (运用)

潇潇于是双手放在地板上支撑着自己的上半身,模仿小猫低头去“吃”那“猫粮”。

这时一旁的小莉对小林老师说:“我是猫宝宝,她(潇潇)是猫妈妈,我在给猫妈妈做沙拉。”

小林老师问小莉:“为什么你要给猫妈妈做沙拉呢?”(分析)

小莉说:“因为沙拉是健康食品,猫妈妈喜欢啊!” 然后小莉张大嘴巴假装吃了一口沙拉,不料她却说:“不好了,沙拉过期了,我肚子疼!”

小林老师忙问:“那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创造)

小莉说:“要去看医生!”

潇潇补充道:“要去看兽医!”

大家可以反思一下,在与幼儿互动时,老师们向幼儿提出的问题大多数属于哪个层次的问题呢?据我们的观察,很多时候,老师们只停留在低认知层次的问题里(记忆与理解),一是因为低层次问题容易问也容易回答,二是因为老师认为幼儿还小,他们的能力只能回答低认知层次的问题。但实际上,幼儿的能力很多时候是超乎我们成人想象的,成人提出的不同认知层次的问题就像是一个三棱镜,让幼儿思维这束光折射出不同的色彩!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你真棒”,然后呢? 2021-10-08 22:14:17
奖状的激励作用 2021-10-08 21:12:30
学生的安全教育亟待加强 2021-10-06 07:40:46
我“输”给了一把凳子 2021-10-06 10:07:48
拒绝被新小班哭的头皮发麻 2021-10-08 21:44:20
淘气包的转变<2> 2021-10-08 21:45:39
一二年级“画数学”,可以这样设计 2021-10-08 21:34:29
咬人的孩子 2021-10-08 21:30:22
问题行为的背后总有一个让人疼惜的理由 2021-10-06 17:24:23
让数学家走近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21-10-07 08: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