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复习课还可以这样上 ——读《种子课》有感
二七区长江东路第三小学 刘婵
数学复习课不仅能够使学生形成结构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还可以拓展思维、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在复习课中体验数学学习的魅力和乐趣。体会数学思想方法的数学复习课可以这样上。 环节一,寻找与老师计算材料类似的材料,在类比中体验转化。 在复习之前,为学生呈现一份学习材料,即异分母分数加法的算式,让学生用适当的语言将这份材料所提供的数学信息表示出来,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示方式,除了能够回答出这是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过程,还能够体会到这是运用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新知识经常是需要旧知识来帮忙的,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法时,第一步转化,第二步再计算。 接着,教师让学生再列举出一份类似的学习材料,并把列举的材料呈现给大家看,学生列举了“异分母分数减法、异分母分数加法、小数乘法”的学习材料。老师继续提问:“这份小数乘法的学习材料与老师刚才提供的学习材料类似吗?”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集体讨论,学生出现了两种观点:不类似,一个是分数加减,一个是小数乘法;类似,他们都体现了一种转化的数学思想。同学们讨论的非常热烈,最后形成了共识,都认为这位同学列举小数乘法的材料与老师提供的确实是类似的,因为他们都体现了转换化归这一种数学思想。 环节二,深度寻找多领域的同类材料,在联结中体验转化。 首先按照学习小组进行讨论,让组长做好记录,比一比哪一组列举的材料最多。接下来开始小组活动,邀请小组发言人宣讲他们的讨论成果,学生列举出的是图形,想到了先学习了长方形的面积,后来又把一些图形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比如平行四边形,再后来又通过把三角形、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还有同学列举了分数乘法和整数乘法;分数、小数、百分数和比之间的关系。 可见,同学们对转化的理解是有差别的。教师让学生解释一下自己理解的“转化”需要符合哪些条件,都是把新的东西变成旧的东西,用熟悉的东西来解决新问题。还有同学画出了教师讲过的结构图:新旧——新知。 最后,教师适时小结,在数学学习中运用“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材料如此之多,那么在生活中有没有发现运用这一思想方法的事例呢? 环节三,在生活中寻找类似材料,深度理解转化思想。 教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运用转化的学习材料,学生找到了曹冲称象,是把大象的重量转化成了石头的重量,还找到了测量两个城市间的距离,可以把用尺子丈量转化成为用测量汽车的速度与时间,从而得到两地的路程。学生通过列举生活中的转化实例,体会到思想方法都是相通的,书上好用的,生活中也好用。 环节四,运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体验转化的多元化。 教师让学生想办法来测量出楼的高度以及磁带的长度,学生想到了用影子的比例方法、用电梯上升速度和时间来解决楼高问题,还想到了把磁带长度问题转化为重量与单位长度、总体积与单位体积的问题。 这一环节的设置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学生们对测量楼高与测量磁带长度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反映了他们对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水平,并且感受了伴随着问题解决而带来的快乐体验。 从传统的数学复习课中以知识块儿为主组织复习并渗透数学思想,转变为以数学思想为主线,引导学生自己去整理已经学过的数学材料,从而起到复习作用,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仅使学生充分经历了把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更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了问题解决而带来的快乐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