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郑州市二七区红樱桃实验幼儿园 李卫华 “快走了,不然赶不上加餐的时间了!” “请你们几个赶快把积木收起来,游戏时间已经结束了!” 相信这是很多老师都会在平时对孩子们说的话。可能这些都没什么问题,我们觉得很正常,到时间了、下次再看、要做下一个活动了,这些可能都是我们打断或者终止孩子们的游戏的理由。 有一次,中午散步的时间,走到种植区时,有孩子发现了黄瓜藤上趴着的蜗牛,便呼朋引伴来观察,讨论蜗牛是爬了多久才爬上高高的黄瓜藤架子?思考着蜗牛的爸爸妈妈在哪里? 由于时间,打断了孩子们想要进一步探究的步伐(有几个孩子已经跑到另一边,去找植物上的蜗牛),我带着恋恋不舍的孩子们回了班,准备午睡。 “老师,你说蜗牛需要睡觉吗?它每天都背着自己的蜗牛壳会不会很累呀?”想不到孩子仍然在思索着关于蜗牛的故事。我开始后悔不该催着孩子们回来,再给他们点时间去探索发现又有什么关系呢? 相比于我们直接传授给孩子们的知识,生硬、没有趣味性的方式让孩子们接受起来确实比较难,而当他们兴致来了,有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只给孩子一些媒介、一个正确的引导和适时的帮助,孩子们能够发现整个大陆。 我们的行为经常会打破正在探究的孩子们。“成年人是根据自己现实的需要与目的进行学习,而孩子的学习是由好奇心驱动的。”我们教授的课程和知识如果结合孩子们的兴趣,让孩子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他们一定也会兴致满满的去学习。而如果孩子的好奇心长期得不到满足,就会挫伤孩子们探究未知事物的动力,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态度与热情。 好奇心是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所以我们要学会调动和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们保持学习与探究的热情,从中获得发展,不断成长。 下一次,当孩子埋头在蚂蚁窝前,在石榴树旁,不要急着打断他们,让孩子去自由探索和发现。当下一次孩子们问为什么时,我们要收起自己的急躁和不耐烦,耐心的为孩子解答。永远保持着一颗像孩子们那样的童心,用他们的视角看待问题、看待教育,让孩子快乐的学习与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