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七区政通路小学南校区 杨依
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学记》曾这样阐述过作业的定位“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可见课堂的教学和课后的作业有同样重要的地位。随着新型技术改革对教育的冲击,科技唤醒了一种全新的作业模式——家长作业。家长作业该不该有,又该朝着怎样的潮流发展成为了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 发挥家庭、社会、学校的三合力作用。在孩子教育这条路上,老师和家长必然相遇,这种相遇应是一场尊重与信任的邂逅。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是终身的,家庭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家长的介入对于实现教育目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泰曼曾说过“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我们要建构的应是一种良好、生态、科学的家校协作关系,应划好家校共育的“经纬线”,让家校关系回归正轨,才能激发出“1+1大于2”的效果。如在孩子早期学习阶段遇到困难,家长适时的“搭建支架”帮助其顺利度过最近发展区,能够树立孩子的自信心,更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在孩子完成作业的时候,家长积极的陪伴和鼓励 作业的布置应适量适度。凡事都将就一个度,量力而行,适度原则,是行走世间亘古不变的法则。河水的流量有多少之分,而投射到教育中则有冷暖之别。流量代表了密度,适度径流能带来甘泉的滋润,过载径流则可能会引致决堤的风险。正如教育过程中过量的作业也可能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 家长的尊重和关爱才是对孩子最长情的告白。诸葛亮的诫子书,傅雷先生的家书,朱自清父亲的背影……他们在一笔一墨、一分一毫间表达着对孩子殷切的期望、严苛的教诲。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小时候,有一次在院子里闹腾,他的妈妈问他在做什么,他稚气的回答“我要跳到月球上去。”母亲闻言并未因他的“痴人说梦”而生气也并未觉得可笑,而是温柔的说“那你可要记得下来吃饭哦。”母亲的一句鼓舞呵护了加加林的心灵,也如春雨般滋润了他的航天梦。正如泰戈尔所说:“不是棒槌的击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趋近完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