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是你的
孩子》-别让教育焦虑毁了孩子
中牟县青年路幼儿园 邵璐
我一开始看到这个剧名和封面,我以为是一部偏惊悚的电视剧,但是当我点开简介的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这个标签确实挺吸引我的。
这个电视的封面和开头是一个连着脐带的婴儿在黑色的背景里,过了一会大脑的部分缺失了,像一个大人的侧脸。让我感觉有一点窒息、压抑的感觉。它的寓意是这个小孩从一出生思维就被大人支配了。
这个电视剧是由《妈妈的遥控器》、《孔雀》、《猫的孩子》、《茉莉的最后一天》、《必须过动》这五个小故事组成的,每一篇小故事的名字,很值得让人去细细揣摩其中的道理。 对于我影响最深的是这每一篇故事里都只有母亲与孩子,父亲参与说话的场面很少,其实这有这双重面,明面上是母亲再给孩子施加压力,然而父亲是暗面导致心里崩塌的人。
这里面每个镜头给的都很有意义,小到花花草草大到一个眼神一个角落都赋予着含义,当一个小故事的结尾都意义非凡,给观看者留下悬念。
这部剧十分有教育意义,但是看剧的总是孩子。我觉得这部剧是很耐人寻味的,有些人认为这部剧太极端了,但是这些教育问题确实存在,只是没有像剧中那么极端而已。
知乎之前有一个很火的问题“二胎姐弟组合对姐姐伤害有多大”,我的家庭也是二胎姐弟组合。
一 碗水端不平的总是常常发生在我这个长姐身上,家里人总是偏爱这家里最小的弟弟,导致于我现在内向、不自信、敏感的性格,就像网上说的那样“用一辈子来弥补童年”。 每当家里有好吃了的,永远都是把最好的给弟弟。当我十来岁的时候,我就知道不与他人攀比,但是我的父母一直拿我和别人对比。我的父母受教育的程度不高,而且对我的教育观念永远都是节省,面对想吃、想用的东西永远只能二选一。然而弟弟总是应有尽有,我从来不闹,我知道父母挣钱不容易,因为家里有着俩个小孩嗷嗷待哺。但我从来都不喜欢我父母的教育方式,但是我也从来不会把气撒在弟弟的身上。但在那天爆发了,我一口气把自己对父母偏爱弟弟的不满全部宣泄出来,当时我觉得那时候是我最开心、最放松的时候,但是事后当偶然间看到父亲红着眼低头默默抽烟时,母亲乌黑的头发上几根熠熠发光的白发,那几根白发、那一缕烟丝像是一条鞭子似的抽打我的内心,我会自责。那时候我也才十三四岁啊。
每个家庭教育都是不一样,但是总是会有一些相似的小差错。
作为父母几乎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孩子,几乎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但是于此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每一个孩子,都只是完整地属于他自己,而不是其他任何人,包括父母。
什么是教育的本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没有给出明确答案,它更像一面镜子,让我们试着看清自己与孩子的关系。爱是一种付出,然而,爱的方式需要慎重。作为父母,要时刻提醒自己,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不属于任何人,他只属于他自己。
“你们的孩子不是你们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自身渴求的儿女,他们借你而来却不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不属于你。”-冰心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