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引导孩子
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是针对幼儿的两
个主要的教育方式,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这两个教育是缺一不可的,虽然孩子们进入了幼儿园进行学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家庭教育就退出了幼儿的生活,而是每个幼儿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幼儿家长是幼儿的启蒙老师,对幼儿身心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力。结合自家孩子在幼儿期成长的经历,浅谈一下我在养育孩子方面的一些认识。
一、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孩子就像一张洁白的纸,而父母就是那个拿着画笔的人,家长在纸上画什么就有什么。家庭环境温馨孩子就会快乐,健康有安全感, 反之孩子就会性格叛逆、胆怯。在平常生活中,家长一定要从自身做起,给孩子树立榜样,家人之间互帮互助,相互关心,一起游戏玩耍,使孩子生活在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之中,造就孩子的良好个性。我们周中的亲子作业,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给没有头绪的家长提供了游戏素材,是促进家庭和谐、亲子关系融洽的好机会。
二、正确看待和孩子的关系,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
人都是为自己而活,都只属于自己,并不是其他人的附属品,家长也不要把孩子当作私有物品。孩子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要用尊重的心态与孩子交流,亲子之间最好的关系就是朋友关系。尊重孩子为自己挑选的衣服,尊重孩子在家庭聚餐时点的一道菜,尊重孩子周末出游的建议,尊重孩子指出的爸爸妈妈需要改进的意见……
尊重孩子的每一个想法,有利于促进孩子做一个独立有主见的人。尊重孩子,会让孩子的性格更加活泼自信,受父母平等对待的孩子沟通能力普遍很强。
尊重不只是说说而已,它体现在生活的各个细节,它会扎根在孩子的心里,刻在骨子里,变成孩子的一部分。身为父母要用实际行动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尊重孩子,也赢得孩子的尊重。
三、培养孩子的逆商,接受不成功。
家长要有允许孩子犯错的胸襟,接纳孩子的出错和不完美,包容、陪伴孩子,从旁进行引导,成为孩子挑战困难、向上攀登的“脚手架”。不是每次的活动都要取得名次才算成功,我家小朋友从中班到大班,参加班级举行的讲故事比赛也好几次了,但都没有被选中代表班级去参赛。第一次我鼓励她报名,虽然落选,但她有勇气站在台上就是成功。后来她竟然告诉我她自己举手报名讲故事比赛了,虽然仍然落选,但她进步到独立前行,这就是她的成功。我表扬她的勇敢,也指出她准备不充分的不认真,陪她梳理做事情的过程,正确面对所经历的成长。所以,我越来越多的听到老师对她的肯定和夸奖,这是小姑娘自己挣来的成绩,相信这些经历将为她未来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陪伴孩子成长不缺席。
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好的老师,家长的行为对孩子有着最直接、最持久的影响,为孩子树立学习与模仿的模样,是家长的首要任务。要想让孩子在成长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陪伴不是单纯的出现在孩子身边,而要和孩子共同经历成长。现在这个时代,不少家庭都是手机为王,家长孩子人手一部,这样“各自安好”看似和谐,却是毁掉孩子健康成长的危险“杀手”。或者家长歇斯底里地呵斥孩子不要看手机,而自己转身抱起手机“专心致志”起来。我在我家小朋友身上发现,和手机比起来,我和爸爸的陪伴远比手机有吸引力。只要我们愿意,她喜欢缠着我们做游戏、讲故事、问东问西……所以我和孩子爸爸约定,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做好榜样,陪她成长。
以上是我这几年养育孩子的一些做法和心得,相信每个家庭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经验和收获。让我们和老师携手前行,助力孩子成长美好未来,静待花开。
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是针对幼儿的两
个主要的教育方式,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这两个教育是缺一不可的,虽然孩子们进入了幼儿园进行学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家庭教育就退出了幼儿的生活,而是每个幼儿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幼儿家长是幼儿的启蒙老师,对幼儿身心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力。结合自家孩子在幼儿期成长的经历,浅谈一下我在养育孩子方面的一些认识。
一、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孩子就像一张洁白的纸,而父母就是那个拿着画笔的人,家长在纸上画什么就有什么。家庭环境温馨孩子就会快乐,健康有安全感, 反之孩子就会性格叛逆、胆怯。在平常生活中,家长一定要从自身做起,给孩子树立榜样,家人之间互帮互助,相互关心,一起游戏玩耍,使孩子生活在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之中,造就孩子的良好个性。我们周中的亲子作业,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给没有头绪的家长提供了游戏素材,是促进家庭和谐、亲子关系融洽的好机会。
二、正确看待和孩子的关系,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
人都是为自己而活,都只属于自己,并不是其他人的附属品,家长也不要把孩子当作私有物品。孩子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要用尊重的心态与孩子交流,亲子之间最好的关系就是朋友关系。尊重孩子为自己挑选的衣服,尊重孩子在家庭聚餐时点的一道菜,尊重孩子周末出游的建议,尊重孩子指出的爸爸妈妈需要改进的意见……
尊重孩子的每一个想法,有利于促进孩子做一个独立有主见的人。尊重孩子,会让孩子的性格更加活泼自信,受父母平等对待的孩子沟通能力普遍很强。
尊重不只是说说而已,它体现在生活的各个细节,它会扎根在孩子的心里,刻在骨子里,变成孩子的一部分。身为父母要用实际行动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尊重孩子,也赢得孩子的尊重。
三、培养孩子的逆商,接受不成功。
家长要有允许孩子犯错的胸襟,接纳孩子的出错和不完美,包容、陪伴孩子,从旁进行引导,成为孩子挑战困难、向上攀登的“脚手架”。不是每次的活动都要取得名次才算成功,我家小朋友从中班到大班,参加班级举行的讲故事比赛也好几次了,但都没有被选中代表班级去参赛。第一次我鼓励她报名,虽然落选,但她有勇气站在台上就是成功。后来她竟然告诉我她自己举手报名讲故事比赛了,虽然仍然落选,但她进步到独立前行,这就是她的成功。我表扬她的勇敢,也指出她准备不充分的不认真,陪她梳理做事情的过程,正确面对所经历的成长。所以,我越来越多的听到老师对她的肯定和夸奖,这是小姑娘自己挣来的成绩,相信这些经历将为她未来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陪伴孩子成长不缺席。
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好的老师,家长的行为对孩子有着最直接、最持久的影响,为孩子树立学习与模仿的模样,是家长的首要任务。要想让孩子在成长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陪伴不是单纯的出现在孩子身边,而要和孩子共同经历成长。现在这个时代,不少家庭都是手机为王,家长孩子人手一部,这样“各自安好”看似和谐,却是毁掉孩子健康成长的危险“杀手”。或者家长歇斯底里地呵斥孩子不要看手机,而自己转身抱起手机“专心致志”起来。我在我家小朋友身上发现,和手机比起来,我和爸爸的陪伴远比手机有吸引力。只要我们愿意,她喜欢缠着我们做游戏、讲故事、问东问西……所以我和孩子爸爸约定,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做好榜样,陪她成长。
以上是我这几年养育孩子的一些做法和心得,相信每个家庭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经验和收获。让我们和老师携手前行,助力孩子成长美好未来,静待花开。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