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与生俱来的探索家

2022-07-08 17:32:09 

孩子是与生俱来的探索家

——读《小小探索家——孩子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教学》有感

马云先生在杭州师范大学的一次演讲,其中有两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老师的眼界就是孩子的眼界;要想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首先教师需要更好的教育。”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地阅读,提高自己的眼界。暑假,在同事的推荐下读了《小小探索家——孩子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教学》这本书,其中它将项目课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作者通过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思想缜密,条理清晰地帮我们理清、剖析三个阶段的实质行动,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刚开始阅读这本书,总能看到这句话:“孩子是与生俱来的探索家。”总觉得这句话像是一句口号,道理是对的,但如何信服呢?通过“消防车”课程、“兽医”课程、“医院”课程、 “蝴蝶花园”课程等不断涌现的与众不同的、来源于孩子、由孩子发起并主持下去的课程,我完全信服了!孩子本来就有能力,会发展,会探究 ,会建构,只是教师不敢去做。这里的孩子能主动引发 、自由决定学习活动事件,在与人、事、物互动中,全心全意地投入、实践,建构自己的知识,寻找问题的答案。

当教师的“教”渐渐褪去,儿童主动的“学”才有机会显现出来;教师的“组织”“管理”少一些,孩子投入情感、产生的兴趣的积极性就会出现。例如,在“消防车”课程中,当看到幼儿对消防车如此兴奋,并追随幼儿兴趣的她;遵从幼儿意见,将原本网络图上的“消防队“改成”消防车“的她;耐心等待、倾听乔丹和伊丹讨论的她;了解幼儿的兴趣点,第二天带消防车照片的书去学校的她……我想,我们需要重新认识项目课程中的教师,打破固有的观念,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教师应该对每一个人的学习成长怀有积极的期待,珍视幼儿的行为兴趣点,保护他们对学习的热情、探究的欲望,只有倾听、理解、支持的孩子,才能获得快乐与自信。

记得有一次户外活动时间,我发现草坪旁围着一群小脑袋,好奇心使我也走过去:原来大家都在看着匆匆从土里钻出来的小蚯蚓。“是条小蛇?”“不对,不对,是蜈蚣。”“才不是呢,是小蚯蚓!”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开来。我记录下孩子们的提问,回到教室后,孩子们七嘴八舌头“说蚯蚓”;在区域游戏中,孩子们“画蚯蚓”、“演蚯蚓”。就这样,我和孩子们就一起生成新的项目课程“我和小蚯蚓做朋友,”随后,整个课程的框架也清晰起来。

接下来,我利用集体活动时间,让孩子们再次近距离地观察,孩子们的表现相当的活跃,看,这就是小小探索家们的发现:“小蚯蚓的头是尖的,圆圆的那头是它的屁股,它没有牙齿,吃腐烂了的报纸、垃圾,但它能让地球变得很干净,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还会松土,再生呢……”关于再生的话题更是孩子们感兴趣的,更有孩子把再生理解为孙悟空的72变……

最后,我想用书中斯科兰登老师所说的:“我很喜欢和孩子们一起进行项目课程,因为我觉得看着他们自己去建构知识的基础是一件很令人兴奋的事,我喜欢看着他们决定什么是他们最感兴趣的,探索这些事物,并询问相关问题。我喜欢看到孩子对于他们所进行、所学习的实物感到兴奋。”我们要像书中斯科兰登老师一样,相信孩子是与生俱来的的探索家。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孩子是与生俱来的探索家 2022-07-08 17:32:09
让课堂“美”起来 2022-07-07 22:09:45
读《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有感 2022-07-08 18:32:10
活出本真的自己 快乐由心不由天——《观苏东坡传》有感 2022-07-08 18:34:20
不要做孩子的“监工” 2022-07-08 20:17:52
双减政策下,让课堂提质增效 2022-07-08 20:20:34
“厨师”“名著”与阅读 2022-07-08 19:46:08
进退有度也是一种智慧 2022-07-08 20:01:52
隔空不隔爱 一起向未来 2022-07-08 19:21:17
《边城》:一个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一段充满遗憾的朦胧爱情 2022-07-08 22: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