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篇 投稿】“随风”“随君”,哪个更好?

2021-11-17 11:53:13 

“随风”OR“随君”,哪个更好?

文:薛真


 又读起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突然发现,与多年前的语文版本相比,从统编新教材开始,老教材中的“随风直到夜郎西”更换成了“随君直到夜郎西”,遂有许多思考,捉笔成文。

 在该诗中,到底是“随风”好还是“随君”更好呢?跟对面的王老师一起教研讨论,达成了很多共识,得到了许多思考。

 如果该诗用“随风直到夜郎西”,则有如下好处: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来看,这句话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清风以人的动作和情态,表达了作者李白对好朋友王昌龄被贬官的失落之情,由于自己无法亲自前往相送,于是托明月、清风相送,合情合理。

 2.从句式角度来看,上句中有将个人愁苦、郁闷、失落之情寄托给“明月”,下句中有将依依不舍之情寄托给“清风”,“明月和清风”两个意象的使用使得句式更为整齐。

 3.从诗歌风格的角度来看,作者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其诗歌常常汪洋恣肆、潇洒自如,是浪漫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诗人将愁心寄托于“明月、清风”,比较符合李白的用词风格。因为他的作品中也常出现这些意象,比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中的“明月”,都有思念的情感;又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中的“清风”,都有潇洒、浪漫的风格。

 如果该诗用“随君直到夜郎西”,则有如下好处:

 1.从学生背诵这个角度看换成“随君”一句降低了难度,该句的意思是“我把我的愁苦心情寄托出明月,让它跟随着你(君,指王昌龄)一起直到夜郎之西),学生理解和记忆起来会比“随风”更为容易一些。

   2.从表达情感的角度,换成”随君”情感更为明晰,我将自己的满腹愁绪寄托给明月,让明月陪伴着你(君,指王昌龄)直到夜郎之西,直接表达了作者对于好友被贬官的悲伤失落之情,以及与好友依依不舍的感情。

   3.从句子成分的角度来看,用“随君”比用“随风”更好,如果是“随风直到夜郎西”,这句话的大意是“我把愁绪寄托给明月和清风,让它们伴随你前去夜郎”,这句话的主语是“我”,我让“明月伴着清风陪着直到夜郎”,那么该诗歌的主角王昌龄就被晾到了一边;而用“随君直到夜郎西”,则上半句主角是“我”,下半句主角是“君”,李白的抒情有了接收点,更像是“我”&“君”两人在隔空告别,该诗歌依依不舍的情绪则凸显地更为明显和深刻。

 4.从地理学科知识的角度来看,用“随君”一句更好。从前两句“杨花落尽”可以判定出来,杨絮飘飞这个典型的景物描写,是暮春时节的代表,该诗写作时间为春末,此时应该常常刮东南风。王昌龄被贬之地在“龙标”,指的是今湖南境内,王昌龄走的路线应该是向南方向,而春末的此时刮的是东南风,“风”是不可能一路陪伴王昌龄到达夜郎之西的,因为他们是一路逆风前行,而用“随君”则无所谓顺风还是逆风,所以更为合适。

 短短的一首小诗,在我和梦儿相互教研探讨的过程中有了很多思考,其中不乏有牵强附会之意,但思考的过程却让我们觉得兴致盎然、收获颇丰。其实我们在查阅了很多资料之后,也知晓了这首诗确实有两个版本,无所谓哪个更好哪个不好,只是版本不一而已。

 那么,我亲爱的读者们,你认为“随风”句OR“随君”句,哪个更好呢?(1347字)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第718篇 投稿】“随风”“随君”,哪个更好? 2021-11-17 11:53:13
因“材”施教争出彩 2021-11-17 15:52:11
项目学习落地高新 线上分享精彩纷呈—郑州市教育质量提升项目初中数学学科11月份改进活动圆满落幕 2021-11-18 09:43:12
爱是双向奔赴 2021-11-18 09:49:16
单元整体教学之我见 2021-11-18 10:25:59
母亲喊我回家挖野菜 2021-11-18 08:41:02
亲爱的爸爸,我想对您说 2021-11-18 08:28:20
全家组团儿骂孩子之所骂 2021-11-18 08:22:53
咸菜勾起的回忆 2021-11-18 08:16:44
回家的期盼 2021-11-17 19:3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