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争出彩
----参加省市优质课比赛感悟
地理组 邢培利
2020年以来,我先后两次参加优质课比赛,在学校领导和各位同事的指导帮助下,取得了较好成绩,分别荣获河南省中小学实践教育优质课一等奖和郑州市课堂达标优质课一等奖。两次参加优质课,我最大的感悟是:讲优质课不容易,讲好更不容易。讲好一节优质课,必须要出彩,通俗讲就是“要有亮点”。如何出彩?我个人体会是要紧扣三“材”,做到因“材”施教。
首先,要紧扣教材课标。教材是基础,课标是灵魂。讲好一节优质课,首先要熟悉教材,研究课标,明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把好教学的方向。比如,在参加郑州市课题达标优质课比赛时,讲授内容是随机抽取的,我抽到的内容是讲授七年级地理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抽到这一内容后,我首先对教材进行了认真钻研,并结合本节课的课标,认真进行准备,在理解课标要点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做到对教学内容融汇贯通,由点及面,面面俱到。
其次,要紧扣学生材资。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讲好一节优质课,必须针对学生特点,依托学情进行备课、授课,进行课堂设计,注重结合学生特点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效果。比如,在讲授《登嵩山研天地》综合实践优质课时,针对初中学生思维活跃、探究意识浓、合作意识强等特点,在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同时,在课堂设计上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设计了小组合作探究的环节,便于学生交流、互助、探究,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实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三,要紧扣乡土素材。运用好乡土素材是打造自身特色、提升课堂内涵的关键环节。讲好一节优质课,必须要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当地资源素材,增进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比如,在讲授《登嵩山研天地》综合实践优质课时,我结合郑州实际,选取了嵩山这一独特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历史资源,让学生通过研学实践活动,亲身感受河南厚重历史、山川壮美和丰富地貌,让评委也产生了共鸣,收到了良好效果。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相信大家只要认真准备,紧扣因材施教,也一定能讲出精彩的优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