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博客 郑州市郑东新区白沙小学 梁欣景 谈起我和博客,还得从朱海梅老师来我们学校分享博客写作经验说起,当仪态万方,端庄优雅,穿着裙子的朱老师站在我们面前,我惊诧了,怎会有人如此优雅!当知道了朱老师不仅是博客编辑老师,而且还是博客金奖获得者的时候,我更是打心眼儿里佩服。 当朱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她是怎样在百忙之中写博的时候,没时间打字,手里忙着活,竟然能口述成章,这是怎样的才华横溢呀!后来我又仔细品读了朱老师的文章,思路新颖,写法细腻,情感真诚流露,使人读了又读。 我在敬佩的同时,暗暗也定下了目标,我要写博客!于是,暑假假期时上午我吃过饭,就坐到电脑前,把提前想好的素材,一个字一个字的打到电脑上,下午再反复修改,研读,这基本是我整个暑假的写照;线下开学后,更忙了,没时间写博,只有趁中午休息的时候,才有时间整理自己的心得。每日必发文章到博客已经养成习惯,一日不发,就感觉心里空落落的,这一日很惨淡,毫无意义。 一篇文章有时候要改好几遍,才能成为成稿,要想成好文章,必须得放一放,平复一下思路,做做其他事,再拿起来修改,反复修改,每修改一遍就有一遍的收获,这时候我总是不自觉地想起唐代贾岛的《题诗后》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这首五绝,是贾岛吟成"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二句后加的注诗。意思是,这两句诗苦思了三年才得以吟出,吟成不禁双泪长流。知音者应知我吟诗之苦,佳句之难得。懂得我的诗的人如不赏识,我将隐迹故山,以度残年,再不作诗了。表现了诗人艺术劳动的艰辛、刻苦,也说明好诗佳句得来不易。贾岛这种苦吟精神,对后世颇有影响,如方干:"才吟五字句,又白几茎髭"、"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卢延让:"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均从贾岛诗化出.。 文章需要反复修改,才能称其为好文章,现在社会都是高效率时代,我们虽然不会像贾岛,方干,卢延让一样,创作诗句,需要那么长时间,但一篇好文章,也要多修改几次,不说能登上大雅之堂,但最起码不辱人耳目。 所以一篇文章,我要反复修改好些遍,自己读起来觉得顺口,才敢发到博客上,让博客老师指点,也可能我才疏学浅,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时间太少,所以往往一篇成稿我要用一天时间才能从无到有,从简单骨架到勉强入目的成稿。再细细整理出来,直到晚上临睡前我才能忐忑地发到博客里。 写博客文章,我犹如觉得像是烧瓷器,先做好坯子,定型,然后放到窑里烧制,最后才是成品,但要是精品,就得另说,一个窑里能烧制出一件精品,也不枉费我这番心血! 有时候,我会头一天做好“坯子”,第二天再修改,加上第二天写的一篇文章,一天顶多能发两篇我满意的文章! 但是每次有习作得到编辑老师的认可,评成精华的时候,对我都是莫大的鼓励。编辑老师公平,公正,文章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好的文章分享给大家,大家都能进行学习;写的不佳的文章,我都作以自勉。 一路走来,有付出,有汗水,有收获,也有感悟!我收获了一篇篇自己的习作,畅想着当我老了,回头看看,这就是最好的足迹,也是我人生中送给自己的最好的礼物。我感悟到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眼光决定未来的一切,成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人生有挫折没有失败,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愿我能用辛勤的汗水浇筑博客的成功之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