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教育故事

2021-10-19 15:22:09 

       从建国前,我的爷爷奶奶从事教育事业,到我这一代,我们家共有7名教师,今天我想来讲一讲我们家的教育故事。

       先说我的爷爷,1921年出生于唐河县桐寨铺镇宋营村。村里老辈人讲,我家当时是村里的大户人家,有大片良田和多头牛、骡等牲畜,家境殷实。我爷爷从小聪明好学,一家人也非常支持家里唯一的男丁去读书,以求将来能光宗耀祖。为了供爷爷读书,家里变卖了不少田产、房产甚至牲畜。“幸亏那年头家里为了供你爷爷读书,把地卖了,要不然,解放后,你们家的地主成分是跑不了了!”小时候,经常听村里的老人这样说。

爷爷没有辜负家人的期望,一二十岁的时候,考入了西北大学,成了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奶奶1924年生于唐河县毕店乡,17岁时毕业于省立信阳师范学校,是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女性知识分子。爷爷奶奶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相识、相恋。爷爷奶奶订婚之后,奶奶追随爷爷来到西安,在当地一所学校教书,同时供爷爷读大学。在此期间,奶奶还曾为当时的地下党传递情报。

爷爷,和那个年代所有的青年知识分子一样,从西北大学毕业后,怀揣着对光明未来的向往,意气风发地向着当时的革命圣地---延安出发了,决意要到当时全中国天空最明朗的延安施展自己的抱负。不幸的是,在前往延安的路上,爷爷误入西北军阀阎锡山势力范围,被阎锡山部下扣押,后被迫在阎锡山部下做了几年教员,这也为爷爷后来的人生埋下了苦难的种子。

抗日战争结束后,爷爷冲破险阻,回到了老家,于1948年参加了八路军,为解放战争的胜利贡献了一份力量!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三年后,爷爷从部队复员,被分配到内乡高中,做了一名政治老师,奶奶也在内乡初中做了一名语文老师。

1958年,“大跃进”开始;1959年,反右倾斗争开始。爷爷因为曾在阎锡山部下做教员的历史问题,被打成“右派”,和他一起成为“右派”的还有奶奶。被打为“右派”的爷爷奶奶,回到了唐河老家,后爷爷被派往鸭河水库(河南省第二大水库)工地干活,在工地上受伤,因救治条件差,不久后,因伤去世。奶奶一人,含辛茹苦,抚养四个孩子长大。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8年起,当年的“右派”开始陆续被“摘帽”平反,爷爷和奶奶都得以平反。只是此时,爷爷已不在人世,奶奶平反后恢复工作,就近到唐河县第十一高中工作,直至离休。

       爷爷奶奶养育了四个子女,四个子女中有三个陆续走进了教育战线,继续了上一辈人的教育理想。

       再说我的父亲。在唐河县第十一高中当老师。虽没有什么特别轰轰烈烈的成绩,但工作一直默默无闻、踏踏实实,需要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从不拈轻怕重,从不向领导提要求。九十年代后期以后,生源逐渐减少,学校几经改制分流合并。

唐河县第十一高中原学校教师大部分分流到县城的几所高中,当时,父亲年龄已经比较大了,不想进城,留了下来,成了桐寨铺镇高级小学的老师,直至退休。

       坚定了我当老师信念的,一是家庭教育环境的熏陶,其二是受到一篇文章的影响。

1990年奶奶因病去世,当时我刚上小学,许多事情都记不清了,只记得,学校在国旗下开了追悼会,全校的师生都胸佩白花。奶奶的灵车从学校开出去,路两旁站满了胸佩白花的学生和老师,一直到很远……奶奶去世后几年的时间里,时不时有奶奶教过的学生,带着他们的爱人、孩子,来到奶奶的坟前鞠躬缅怀。

生活在两代人都从事教育工作的家庭里,我从小便觉得教师这一职业无比神圣,也令我无比向往。2002年高考结束后,我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南阳师范学院,立志成为一名教师,继续爷爷奶奶和父亲的事业!

2003年,秋季开学后,很快就是教师节了。一天晚上,我无意中在《南阳师院报》上面看到一篇文章,文章题目是《最是橙黄橘红时》。内容是作者怀念自己高中时候的一个老师,一看,名字也叫宋长斌!再细细看下去,发现这个宋长斌老师正是我的爷爷!文章主要回忆了爷爷作为政治老师,在课堂上讲“大跃进”错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适应!还回忆了因为学生吃不好饭,爷爷和学校管后勤的干部大吵起来。文章结尾处是这样写的“后来,便被打成了“右派”,而且是极右!和他的爱人一起, 一家人回到了唐河老家。再后来,听说,一家人一起跳井自杀了……”。作者是齐子义,是南阳师院中文系的一名教授,当时已经退休。看完这篇文章,想想爷爷奶奶一生遭遇的磨难,我感到鼻子酸酸的;又想想自己从未见过一面的爷爷去世已近半个世纪,当年的学生还记得他,不禁为爷爷感到一丝欣慰……一夜五味杂陈、百感交集。在师院老师的帮助下,我联系了齐教授并去他家里拜访了他,齐教授深情地回忆了自己的学生时代和对爷爷的怀念,并勉励我要做一名和爷爷一样优秀的老师!

这件事更加坚定了我要成为一名教师的信念。大学期间,我严格要求自己,追求进步,努力学习,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光荣地成长为一名党员。因成绩优秀、表现好,我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2006年以“省优秀毕业生”的身份大学毕业。

毕业至今,我在教师这一平凡的岗位上工作了15年。15年来,我热爱孩子、热爱课堂、热爱教育事业,我潜心研究新课程理念、不断探索尝试各种教学方法,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英语课堂。我所教过的学生中有 数十名学生顺利考入名牌大学,其中一些已经大学毕业,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更有多名学生像我一样,出现在了三尺讲台上,继续为教育事业薪火相传!

粉笔一支,不惜粉身碎骨;

祖孙三代,只为桃李芬芳。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我家的教育故事 2021-10-19 15:22:09
当孩子说要买2898元的拼装,怎么办? 2021-10-19 14:37:58
承接父辈之志 践行初心使命 2021-10-19 13:26:39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2021-10-19 10:55:38
针对“评价单薄,缺乏立体互评的现状”的改进措施 2021-10-13 09:44:42
如何将数学与生活联系——将生活实际嵌入数学学习 2021-10-13 13:59:47
如何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引导性评价 2021-10-13 15:42:12
冰箱 2021-10-19 09:31:23
“陪”出优秀的孩子 2021-10-19 09:26:39
学习,从自我开始 2021-10-13 2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