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高质量办学,我们正在“赶考”路上

2021-10-18 17:42:59 
       题记——众所周知,学校经常出题考“学生”;殊不知,代表人民利益的党与国家正在时刻考试着“学校”!面对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十四五”新阶段的新要求,“学校”成为“学生”正走在赶考路上……      

      “赶考”是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经典的比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赋予了“赶考”时代新内涵。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一直在认真地思考,深感新时代办好一所学校,特别是我国“十四五规划”提出了学校要高质量发展,其实也是一场“赶考”。只不过,学校经常考的是学生,而面对党和国家时,自己则成了“赶考”路上的“学生”。      
      办学“赶考”,校长应是审题人
      如何高质量办学,党和国家是考官。作为办学方向的把握者,校长要为代表人民利益的党和国家负责,答题要首当其冲,认真审好题。
      “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是新时代高质量教育的立足点。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都为校长新时代高质量办学指明了方向,也为校长带领全体教职员工答好题提供了遵循的依据。学校要紧紧围绕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
      校长要对教育三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进行认真审题,并作出正确回答。在办学实践探索中,校长要和全体教职员工一道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要突破层层障碍、解决各种难题,特别是要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向党和国家交出优异的答卷。
      高质量发展的教育,要求校长在“赶考”路上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学校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校长只有审清题,才能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带领学校上下一致、勠力同心地谋求高质量发展,从而培养出全面发展高素质的人才。
      办学“赶考”,全员都是解题人    
      学校教育,应当施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方式,因此,高质量办学,全体教职员工都是解题者,都是答卷人。    
      教职员工是学校的主人,在教学实践中,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努力使学校往高质量方向发展!因此,教师要注重个人专业成长,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保持良好的师德师风,有令则行,有禁必止,耐心为学生授业解惑。
      学校行政人员要树立为教学一线服务的思想,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力求学校高效运转;学校保安、保洁、教官、餐饮等后勤人员也要上下一盘棋,努力让师生吃好住好,营造温馨的校园生活环境。   
       全校教职员工在“赶考”的路上,只有形成合力,共同为办好学出谋划策,竭尽全力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成竹在胸,胜券在握。因此,学校的办学考卷答得怎么样,能考多少分,最后都要交给教职员工去解答。     
      办学“赶考”, 课改是答题根本
      在高质量办学这场“赶考”中,可以说,课程改革是答题的根本,解答的关键。
      学校要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化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途径在课堂教学,之前的那种教师一个人在台上“满堂灌”,学生在台下被动听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办学的发展需求了。
      我们要开齐开足国家课程,不挤占体育、劳技课,大力开发地方课程,不同的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开设各自的相关课程,并利用教师特长和学生兴趣开设校本课程。
      学校要想高质量发展,必须把立德树人贯穿育人的全过程,学校要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体系深度融合,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要求,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体育、美育工作,实行五育并举,开设德智体美劳丰富课程,才能把新时代教育主题解答完满。
      办学“赶考”, 评价是答题密码
      一所学校能否高质量办学,评价系统特别重要,它是我们“赶考”时答题的密码。
     新课程改革已走过二十年,如今进入到了新时代,很快要全面使用新教材,河南省高考改革的脚步也越来越近,选科要采用新模式,这些都给学校出了新考题。能否答好,评价是核心密码。
        之前的教育评价系统,仅仅把分数当成唯一的标准,评价成了筛选与甄别的工具。在那种以高考为指挥棒实行的单一评价标准下,学校力图把学生都打造成标准统一的高分机器,每天只知重复机械性训练,死记硬背、刷题、刷题……那时的学校眼中只见分不见人。
       新时代高质量办学,必须采用能够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和改进教学实践的新评价体系。能否促进学生发展,至少要从品德修养、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学习动力和学习负担五个方面对学生全面评价;对教师则要进行师德修养、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等多方面的评价,教师要以崇高的人格、扎实的学识争做学生的人生导师,成为学生求学生涯的“摆渡人”。每位教师都要细心挖掘每名学生的特长,耐心解答不同学生面临的不同问题。教师心中只有有了学生,学生才能感受到被爱,在心与心的交流、爱与被爱的互动中,教学相长,美好的教育才能发生。
      学校是培养学生成才的地方,教师做得好不好,学生学得行不行,评价是答题的密码,因此,学校在高质量发展的“赶考”路上,只有掌握好正确的教育评价这个密码,许多新问题、复杂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办学“赶考”,考试答案在未来
      学校是否高质量发展,答案在未来,教学成效需要通过未来的检测。
      邓小平同志早就说过: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我们培养的学生未来都是要走向社会,报效祖国的,当下,我们已经生活在信息化的数字时代,单纯地依靠知识已不能应对未来的工作,学校要将目光放远,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培养孩子们的持续学习力,训练他们的高阶思维以及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未来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仅仅训练他们机械记忆、反复刷题的应试能力,只有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在未来立于不败之地。
      “教育之爱生,则必为之计深远。”教育的大爱,就是为学生谋未来,为家庭谋幸福,为祖国谋栋梁。故,我们办学,必须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要站在学生和国家的未来,安排现在,认真思考如何使现在的教育行动具有未来的意义。未来,科技文明、人工智能机器人,将会取代绝大部分重复性工作和知识性工作,而许多创造性工作,比如文学、艺术和智能工程师等,以及终极关怀陪伴的情感工作和哲学、心理学等精神意志性工作却不会被取代。因此,以高考为最终学习目的,把知识分成各个模块不停地灌输训练的教育,已经无法跟上未来科技文明前进的步伐,也无法满足未来创造型人才的需要。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引导培养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成为教育的真正目标。“知识传递型”教育在未来的考试中,必然会被淘汰。
      蔡元培先生说:“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我们办学成绩如何,需要经得起未来的检测,一所学校办学成功与否,必须能接受未来的挑战与检验。
      总之,新时代的学校,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的整个过程就是一场“赶考”,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曾在1935年初秋的开学典礼上向全体师生发生的“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的著名“爱国三问”,我们要永远地问下去、答下去,全体教职员工在教育教学中要答好这个实质在追问教育是培养什么人的首要问题。新时代的学校还要积极应对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矛盾与难题,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驰而不息地抓,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新时代办学,我们始终在“赶考”的路上……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追求高质量办学,我们正在“赶考”路上 2021-10-18 17:42:59
我家的教育故事 2021-10-19 15:22:09
当孩子说要买2898元的拼装,怎么办? 2021-10-19 14:37:58
承接父辈之志 践行初心使命 2021-10-19 13:26:39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2021-10-19 10:55:38
针对“评价单薄,缺乏立体互评的现状”的改进措施 2021-10-13 09:44:42
如何将数学与生活联系——将生活实际嵌入数学学习 2021-10-13 13:59:47
如何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引导性评价 2021-10-13 15:42:12
冰箱 2021-10-19 09:31:23
“陪”出优秀的孩子 2021-10-19 09:2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