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习课时看孩子写在“感谢树”和“鼓励树”上的话,看着看着,我就感受到了妈妈们的快乐!
“我想感谢我的外婆,感谢她一直照顾我,给我做了很多年的饭。”
都说隔辈人亲,我一下就感受到了,脑海中的画面感瞬间就出来了。外婆要是看见了,该有多幸福。
“我想感谢我的爸爸妈妈,感谢他们给了我生命,感谢他们一直陪伴着我。”
“我想鼓励我自己,从初一开始,一定要好好学习,不管考试结果怎么样,都不要放弃,不要掉队。”
这是一个从开学起妈妈和孩子都担心跟不上、担心掉队的孩子,开心的是这个孩子在后面署上了自己的名字。这样的勇敢,本身就是强大!我相信他不会掉队,我也不会让他掉队。
我常常觉得我是沉浸式陪伴成长,每三年带一次孩子,每三年一个轮回,在这样的轮回中,我总有种走完一辈子的感觉。每三年都好像是一辈子,因为每三年都有着相同的惊喜、幸福,也都有着不同的遗憾。而这次,我很想规避遗憾,我真的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幸福长大,希望这三年会是孩子们一生温暖的滋养。
所以我不愿让抱怨和指责成为我口中的关键词,不愿让孩子们看见我,想起的永远都是批评。
于是离校前的自习课上,我让孩子们放下手中的笔,坐端正,听我宣布一则感谢。
有请负责关灯的同学、锁前后门的同学、摆放卫生工具的同学、关饮水机的同学来到讲台的中央,接受我们的掌声。
这些工作实在是不起眼,但是能坚持每天不落地落实到位,就是不简单,就是了不起!
负责后门的冠宇,家在外地的他,每周一返校时,都早早到校,从没有影响过开门。记得第一次周一返校我不放心,一大早给家长发微信,原来孩子六点半就到了学校门口。
我的工作就是和孩子们打交道,在和这些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我不仅发现了他们身上的能力和智慧可以被永远相信,还发现了他们细腻而又宽广的内心。如果说我胸怀广阔,那一定是孩子们教会我的。是他们先谅解了我,宽容了我,才有了现在开阔的我。
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孩子才是最好的诗人,他们笔下的世界就是最好地诗意。
新的一周!期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