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竹节人

2021-10-15 13:24:44 

不做竹节人


/渡心


这一周我们学习《竹节人》这一课,布置作业,我就鼓励感兴趣的孩子自己动手做一个竹节人。

今天早读一进教室,我已经看见有几个孩子按耐不住,急于将做好的竹节人拿了过来。

课堂上我带领学生品读语言文字,文中作者描写的课间激烈的竹节人打斗,让我早已嗅到孩子们课堂上都已经掩盖不住的急不可耐。所以,看离下课还有几分钟,我就决定满足娃们强烈的、势不可挡的表演欲。

孩子们的脑洞真是大开呀!塑料吸管、纸吸管,卡纸卷管,扣子,不用竹子做的“竹节人”,名字也是相当有创意:“成吉思涵”、“超级小聪”、“无敌大长腿”……瞬间,孩子们沉浸在咿咿呀呀,咋咋呼呼的角色完了中去了!这下真是热闹了,那拉开的阵势几乎就是书中文字的的再现,班里特别活跃的小瑜、小越主动上台当现场解说,激烈的打斗,加上搞笑的错误百出的即兴解说,孩子们简直是爽翻天了,连我也忍不住被他们的快乐所感染。孩子们的快乐就如此简单,这个具有时代感的小玩意儿,更是将我带到了我的童年的快乐记忆里去了。

第三节还是我的课,课间我就没有离开,虽然已经下课,但是孩子们大多数还是沉浸在玩乐中,我就示意他们收起来,为第三节课做准备。刚刚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就有孩子来报告:“老师,小瑜被他们几个拉拽倒到地上了,现在起不来了”。

抬眼望去,只见教室里面的过道的上围着一堆人,不屑说,这群人在围观倒地的小瑜。这个小瑜,平时实在是活跃有余,稳重太不足,他对任何事情的参与热情和活跃属于无法阻挡的。就像刚才,他近乎胡溜八扯的解说,确实搞笑,一个纯机械小玩具,他的解说赋予了竹节人灵魂,使之更为生动有趣。我也隐隐感觉,孩子们今天玩的太兴奋了,我们经常说乐极生悲,这还真准,说话间,兴奋过头的他们就得搞点事情。

我快步走到那群乐极的人旁边,生悲的小语坐在地上左手托着右肘,我心里有些担心,结果他一看见我来了,就借力在旁边同学,一撑地站了起来。我出了口气,看来只是个虚惊,还没有变成事故。

接下来一定是要追追责任呀,结果一群叽叽喳喳谁也说不清是谁碰着谁了,孩子们往往就是这样,一群乱糟糟的推推桑桑,没有轻重,结果就把某个同学推到在地,后面的同学又看不到,仍然在推搡,这样就导致后面不知情的的推到前面知情的,被动的倒在倒地孩子身上。嗨翻天的结果就是以悲剧结束,哎!这就是孩子。

这样的事情总在重演,其实我们经常说孩子会蹬鼻子上脸,不能太给他们阳光,要不然会太过灿烂,几乎是屡试不爽,要是哪节课让他们疯一把,那么这一天十有八九会出点小状况,

针对这种情况,我决定现身说法,准备以这件事为契机,让大家讨论一下,怎么才可以自大限度的避免乐极不生悲。离毕业还有几个月的时间,我不想让任何孩子出任何状况。

孩子们七嘴八舌的各种意见,各种想法……

就在这是,有一个孩子说:“老师,我们不能做竹节人”。

嗯?孩子们面面相觑。

“你详细说给大家听听”。

“”当我们特别兴奋的时候,总是喜欢一哄而上,去凑热闹,一扎堆儿,就容易出事儿,出事儿当然不是大家愿意看到的,有的同学就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就像个竹节人一样,情绪被别人控制,所以,我们要学会控制兴奋,不跟风。

这个孩子说的太好了,不做竹节人,要学会控制。

孩子情绪需要释放,疯一下也无可厚非,遇到问题就解决在当下。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不做竹节人 2021-10-15 13:24:44
我们来过招 2021-10-15 14:32:30
爱上大课间 2021-10-15 16:43:53
课堂的主人是学生 2021-10-12 20:02:26
小溪浪花四五朵 2021-10-13 19:53:38
好的教育究竟什么样 2021-10-12 10:43:36
于无“定法”中求“变法” ——浅谈低年级作业多彩设计 2021-10-12 11:14:31
为什么要成为教师 2021-10-12 11:55:31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反思 2021-10-12 11:53:45
作业不是累赘 2021-10-12 13: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