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群好家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文/荀敏霞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中,我们跟家长因孩子结缘,由相识到相知,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奇妙的缘分。在与一位位家长相处的过程中,总有许许多多的家长在感动着我、启迪着我们如何做父母。 彤彤和丫丫,是我们学校同事家的孩子。彤彤沉稳懂事,写字漂亮;丫丫活泼开朗,文字灵动。是人见人爱的两个小姑娘。这两位家长均是我们学校六年级的语文老师,她们在工作上是我学习的榜样,可是在做家长上同样也值得我好好学习。 彤彤上面有一个哥哥,下面还有一个不到三岁的妹妹。做过老师的都知道,学校工作特别辛苦,特别是延时之后,哪个老师不是身心俱疲?到了家里恨不得马上瘫倒在沙发上。可是,彤彤妈却像打不倒的小强。回到家,除了做家务、看孩子,彤彤的作业每天都检查的规规矩矩。语文巩固、词语听写,从来都是一一检查并且打上分数,不让我这个老师在彤彤作业上多费一点心。最让我佩服的是,天天如此。 丫丫的爸爸是公务员,每天回家很晚。去年丫丫的哥哥上高三,还是走读生,可想而知,丫丫的妈妈在家里承受了多少。可即便这样,丫丫的功课和阅读从来没有落下过。 印象最深的是丫丫的第一次作文——《猜猜他是谁》。课堂上,我给同学们读了我的范文,让他们从我的范文中发现,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这个让大家猜的人。我做完总结之后,就让孩子们开始写了。因为丫丫年龄小、写字速度慢,在课堂上了她只打了三分之一的草稿,我看到后就有一点为她着急。可是第二天,丫丫交上来的作文却是跟我看到的草稿大不一样的作文。不用说,是丫丫的妈妈在家里进行了辅导。根据丫丫的写字速度我推测出:这天晚上她们娘儿俩11点之前是不可能睡觉的。正是因为有了家长的付出,丫丫的作文才能在班上多次作为范文来供大家欣赏。 相对于彤彤和丫丫的妈妈来说,文文的爸爸,堪称我们班的“最好爸爸”。第一次开始注意到文文的爸爸是他和文文的分角色朗读。那天,我们学习的是童话故事《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了让孩子们体会青头和红头的人物形象,我布置了一项跟家长分角色朗读的作业。我批改作业时发现,文文和她的爸爸分角色朗读特别出色。读的特别有画面感和代入感。当时我就很有感触,能这样一点一滴高质量陪伴孩子的爸爸真的是太少了,而他,显得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之后,我对文文就更加关注了,她的作业每天爸爸都给她检查并签上字,凡是需要家长配合的都完成的十分完美。 文文在爸爸的陪伴下可想而知,各方面都很优秀。有感情朗读、回答问题、作文描写、班级活动,假期的每日一博......样样出色。 今年,文文又分到了我们班,这个国庆节文文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背诵大队委的竞选稿。文文爸爸一早就把竞选给孩子写了出来,发给我让我看。她的竞选稿结合文文的优势娓娓道来,既有催人奋进的口号,又有细微事实例证,堪称完美。如果不是陪伴中关注到了孩子一点一滴的成长,他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的稿子的。 老范,去年是我们班公认的学霸。一年来,通过跟他的家长打交道,发现他的爸爸妈妈都非常注重孩子阅读。每天晚上陪孩子阅读课外书一个小时。正是有了这一个小时的阅读量,老范在班上回答问题的深度,总是高出同龄的孩子一大截。他特别喜欢历史和古诗词。我有一次在课堂上进行拓展练习。有许多孩子,一句都没写出来,可是老范却一口气写了三个。三个句子,无论从结构还是从内容,都相当出色,不得不让我对他刮目相看。今年暑假期间,我们班的博客活动都是他在引领着,每日一博完成得也很好。 几个孩子的表现让我就想起了那句“每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背后一定是家长的默默托举。”的话。 谁都不是天生就会做父母。幸好,在做父母这条道路上,我们可以一边做父母,一边学习学习。“双减”、“延时”政策实施后,一部分家长陷入了迷茫之中,不知道怎么办;还有一部分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是彻底放松了,觉得学习就应该是老师的事儿,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不迷信,但是我相信因果,种下什么因,就会收获什么果,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 都说老师和孩子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孩子就是这“铁打的营盘”,每年所教孩子的一拨拨的老师,就是这流水的兵。营盘守不守得住,全靠家庭教育。 多年的从教经验告诉我。一群好家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做家长是一场漫长的修行,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学做家长。这样我们的家庭才有希望,我们的学校才有希望,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