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创造性学习习惯的培养 二七区王庄小学杨珍珍 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情,需要老师运用多形式、多样化的方法 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培养。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因此,我们应根据根据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 对于学生创造性学习习惯的培养,我们可以这样做: 一、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学习习惯 老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提出具有价值、有针对性的数学问题,这样能够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当学生将一个问题提出之后,所获得的效果比解决一个问题收获的更多。因此,我们要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慢慢的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动手实践习惯 对于刚刚走入到学校大门的小学生来说,无论是学生的心理、生理等等方面都非常的脆弱,他们的抽象思维过程需要在材料的帮助之下才能够进渐渐的形成,数学教师绝不可再运用满堂灌与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融入到自己的教学过程当中去,老师可以从自己的家中拿来一些实物放到教室当中,之后让每一个学生来到讲台之前,用手触摸这些具体的物品,当学生通过自己的触觉接触到这些物品之后,在日后的学习当中,势必会加深对于数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 思维习惯的内容包括是指:老师要突出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位置,老师则作为课堂当中的指导者和启发者,让学生开动脑筋,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小学数学教师都将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作为了课堂教学的一个主旨,让学生学会站在多角度来分析问题,并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具有灵活性。 四、开展合作学习 合作式学习是新时期大背景之下学生学习的一种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方法之一。作为数学老师,我们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来探索数学内容与奥秘。合作式学习方法能够有效地拉近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二者的关系更加的密切,让二者在相互配合、相互影响、相互帮助当中共同解决数学问题。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一起进行灵感的交流,最后发现学习新方式。同时,我们还要确保自己所设计出来的教学内容具有价值和意义,而不是只是流于表面的东西。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说,要将自己所认知的数学知识观点充分的表达出来,同时还要听取其他人的一些不同意见与声音,促进自己慢慢的形成最正确、最科学的判断他人观点的好习惯,并对不同的意见和声音采取主动、积极接纳的方式,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一位学生必须具备的素养,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不断的进行总结和学习,并针对本班级学生学习的特点与情况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研究,让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小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这门具有抽象性特点的内容,并让小学生深入的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与魅力,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