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NG,神兽归笼,您有一份“收心攻略”请查收 文/二七一幼郭清清 今年因为洪水和疫情双重叠加的影响,原本于8月底开学的我们假期又往后推迟了近一个月,相信小朋友们都度过了一个漫长而又难忘的暑假。“十一黄金周”假期结束后,小神兽们就正式归笼啦,家长们是不是惊喜之余又有些焦虑呢?惊喜的是终于熬过了“母慈子孝”的三个月,焦虑的是假期“放飞自我”已久的小神兽们能否快速收心,回归幼儿园呢? 别担心,这里有一份“收心攻略”,帮助孩子远离“开学综合症”,快速回归幼儿园。 给孩子一个"心理适应期" 在开学前一周,家长就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心理暗示或言语提醒来告知幼儿马上要开学了,过几天就要去幼儿园了,让孩子从潜意识里认识到愉快的假期即将结束,无拘无束的生活即将告一段落,从而在心理上做好迎接新学期的准备。 积极情绪的引导 在提醒孩子即将开学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帮助孩子回忆上一学期在幼儿园里发生的愉快的事情让孩子对重回幼儿园生活充满期待:比如他和好伙伴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哪个老师说喜欢他,那个小伙伴是他的好朋友,或者上学期在某一方面取得进步得到老师的表扬与夸奖。积极情绪的引导能让幼儿从情绪上对幼儿园产生“正能量”。 调整饮食和作息习惯 暑假在家,没有了环境的约束和影响,孩子在幼儿园里养成的良好的饮食和作息习惯被打乱。提前一周,我们应该尽量按照幼儿园的饮食和作息习惯要求孩子,饮食方面可以按时吃饭、饮食清淡、营养合理、不暴饮暴食等,在作息方面我们可以在家里为孩子制作一张一日生活时间作息表,不要求像幼儿园里那样面面俱到,但是大概的时间点可以标注出来,比如几点起床、几点吃早餐、什么时候是游戏时间,什么时候是户外活动时间,几点午餐、午睡,晚上几点必须上床睡觉等等。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尊重孩子的意见,征得孩子肯定的作息时间孩子更愿意遵守。 生活自理能力的准备 假期里,因为有了依赖对象,孩子在幼儿园里培养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可能因为家长的包办代替而消退,生活自理能力的缺乏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会影响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家长应尽早“放手”“放权”,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超出能力范围的事情和孩子一起做,而不是直接取而代之。同时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培养相应年龄段幼儿应该掌握的生活基本技能,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养成独立的习惯。 家园合作,共同引导 也许即使我们做了心理暗示、情绪引导,帮助孩子在饮食、作息和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做了准备,入园时孩子依然会出现各种状况:入园焦虑、不想上幼儿园、哭闹、不适应等等,这时家长切忌以“焦虑”应对“焦虑”,而是一方面和孩子一起找出问题的原因继续积极引导幼儿,另一方面和老师积极沟通,了解孩子在园情况,“对症下药”,让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有效连接起来,帮助孩子尽快摆脱“开学焦虑症”,回归幼儿园。 当然,家庭和幼儿园做好各种准备的同时不要忘了让孩子也积极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这样将会事半功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