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学困生,要迎“难”而上

2021-10-06 08:51:24 

转化学困生,要迎“难而上

齐礼闫小学 张蕾

政治学家威尔逊和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恶”就会滋生猖獗。

与此同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那些班级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这样的孩子往往是教育教学视线的疏漏点,长期的被忽视和与班级中同学之间的学习压力,会造成他们的厌学情绪。如果这些孩子心理上的压力长时间得不到释放,厌学可能会变成放弃学习,甚至放弃对自我的约束,进而也更容易成为问题学习。

然而,学习困难的根源真的是因为“笨”吗?越是教育经验丰富的教师越是不难发现,虽然学困生大有人在,但是真正是由于智力水平低下造成学习困难的学生却是寥寥无几。除特殊学校之外,一般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日制学校中,智力有问题的孩子也是相当少的,更多的学困生是可以被“转化”的。

教师工作中的乐趣之一就来自于“转化”。胆小怯懦的孩子经过老师的教导鼓励,变得开朗自信;敏感暴躁的孩子逐渐变得沉稳踏实;各方面都不好的班级在新班主任带领下,转变班风,集体凝集力和荣誉感加强……各样的“转化”都能让教育者收获“化腐朽为神奇”般的快乐。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何转化学困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找到原因,逐一击破。

就像医生治病要找到病因一样,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学习基础摸底,知道他究竟从哪里开始产生知道漏洞做到心知肚明。然后像医生治病一样,告诉学生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辅导过程中,要将最基本的数学知识教深教透,学扎实,练熟练。只有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首先具有最基本的学习能力,才能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中去,并带动班级的学习气氛向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

二、听、读、说、写的基本练习要加强。

学困生大都有课堂上听讲注意力不集中的习惯,每到这个时候教师多让他们读和说,即便他们有“读不懂”、“听不懂”的口头禅,也要让他们的转化从“参与课堂交流”开始。能把题目读清楚就是进步,能说出自己对题目的理解更好,能继续正确列式和计算要在集体中表扬,甚至发到班级家长群中鼓励孩子的进步。学习的自信心会在这样的集体参与中逐渐加强。

三、过好计算关。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数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能就是计算,计算作为数学学习的最基础能力,影响着学生的后续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计算教学纵贯六年的学习内容之中,是所有教学内容中最重要的部分。

计算的考核重点包括:四则运算、解方程、简便计算、解比例等,学生只有掌握基本计算技能,才能进行后续的学习。因此,对学困生的转化也要从计算入手,掌握了计算技巧和方法,他们的学习中也就有了最初的闪光点,也使得他们能够有精力面对学习中的其他问题。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基本存在上课不会听讲,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等问题这些问题一点一点、一年一年地积累起来,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成为不好解决的学习问题。

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重燃学习兴趣的同时,绝不能忘记学习习惯的培养,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转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其中包括集中注意力的方法、预习的方法、复习的方法、听课的技巧等。

“木桶效应”告诉我们,如果班级中存在着“一块最短的木板”,教师一定要迅速将他补齐,否则给集体带来的损害是巨大的。因此,作为教师,要及时关注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抛弃,不放弃,找准症结,及时解决,努力保证每一位学生能够正常地参与学习。转变学困生的道路难走,但是难也要“迎难而上”啊。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转化学困生,要迎“难”而上 2021-10-06 08:51:24
敬畏教师职业 2021-10-06 08:35:29
要学习给孩子“制造麻烦” 2021-10-06 10:58:42
小学数学“合作探究”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021-10-06 11:03:47
教师应有“匠人匠心”,择一事终一生 2021-10-06 12:36:51
教学日记(三) 2021-10-06 09:45:46
去叔叔家送喜面条 2021-09-29 10:25:57
成长散记 2021-09-29 10:31:18
相约散步 2021-09-30 09:43:25
幸福晚餐 2021-09-29 16: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