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中感受诗意的生活 ——读《作文处方》有感(一) 余光中说:“一个人可以不当诗人,但生活中一定要有诗意。”读完书中的这一句话,我的心间荡起了涟漪。是啊!我们只有做生活的诗人,用心感受美好,用笔尖轻触美好,这才是手写我心的深意吧! 记得,当我第一次看到《作文处方》这本书,便被它独特的名字吸引了。今天,翻看这本书,顿有豁然开朗之感。徐飞老师不仅为学生写作文开了处方,也为一直坚持写作的我们指明了方向。正如黄厚江老师在序中写的,“改变生命质地才能改变写作。”老师懂写作,才能有方法教学生写作。学生对作文常有畏惧心理,可能正是我们没有懂写作的特点和规律罢了。 一、写,秉持初心 开篇作者写了一位学生在信中诉说自己的写作困惑,学生不知道如何提高自己的作文分数,询问老师写作技巧。徐飞老师真切地回复道,“当你只为分数而写作,分数反而会弃你而去。”写作,要秉持初心,我们不能为了功力地提高分数而写。在生活中感悟,用笔记录点滴收获,美好自然流泻于笔尖。张大春先生说,“写文章,即文学性写作,是不同于功利性的应试写作。”写,更接近生命的精神内核。有时候,我们过于急功近利地去做某一件事情,往往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在写中,如果我们追寻真情实感,写会让我们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辽阔。 二、写,关注生活 作者以亲身经历,讲了自己写文章的感悟——写文章不能闭门造车,要经历生活,要对天地人事有自己的体会。我们要在生活中发现美,寻找美。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专注于审美的人,会悦纳自己,滋养身心。生活,是我们写作最佳的写作素材。假如没有对生活的审美,我们就不会对生活有所感悟,写作之水自然没有源头。寻找美,生活中的琐事也将有美的光环。哪怕我们经历了磨难,但难以磨灭的终究是战胜自己的过程。回首望去,再苦的经历也会甘之若饴。 三、写,读中收获 在阅读中,我们总能找寻自己写作的“鼓舞者”。徐老师说,“阅读是保鲜心灵的最好方式。”在读中,总会有那么一刻轻触我们的心灵。书中散发的魅力,使我们神往、陶醉,使我们深受感染。在读中更能督促我们拿起笔来,去记录那一刻的感动。正如,我钟爱的学习品读这一栏目。在每天片刻的读书中,我仿佛与教育大家对话,倾听着智者的声音。在读中我找到了那几位鼓舞者,有诉说语文之美的王崧舟老师,有讲述班级管理智慧的魏书生老师,有追寻教育之光的常作印老师,有以儿童为立场的成尚荣老师…… 真正的写作源于内心,只为感受诗意的生活。余华说:“写作捷径就是一个字,写。”我们只有写作,秉持初心,在读中记录感悟,我们的内心才会逐渐澄明、变得敞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