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孩子建立起心灵纽带

2021-10-03 23:53:31 

帮孩子建立起心灵纽带

——读《正面管教》有感

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  陈宇

“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是所有人的首要目标,孩子尤其如此。”

——题记

一个班级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孩子,也免不了会有一些让老师棘手的孩子:课堂上不听讲还影响周边同学,喜欢动手欺负弱小,大吼大叫容易与人形成对抗,过于在意别人眼光对他人充满敌意……在《正面管教》中,作者将不良行为分为四类:即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以及自暴自弃。但不管是哪一种,都是孩子在通过不良行为告诉我们:“我只是想有所归属”

对于老师和家长来说,这些孩子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错误行为具有反复性,也许你的制止或者呵斥会让孩子一时间停下,但是却无法永久性地解决问题。书中提到,“只有通过鼓励来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才能获得长期的积极效果。”要给予这些孩子加倍的爱和关注,帮助这些孩子在班级体中找到他们的价值感,当他们有了正面的积极的体验,自然也会慢慢转变行为方式。

很多孩子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归属感”和“价值感”。所谓归属感,就是个人被别人或被团体认可和接纳时的一种感受,所谓价值感,指个体看重自己,认可自己的人格与才能,并在团体中享有一定的声誉所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它与归属感相辅相成。如若缺少了归属感,就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如若缺少了价值感,就容易自卑甚至导致自暴自弃。

针对不同的错误行为,先需要分析孩子的“潜台词”,也就是真正缺失和需要什么,才能对症下药。在书中,简·尼尔森提供了一个错误行为目的表,帮助我们对应孩子的行为以及背后的心理动机。如果孩子寻求过度关注,建议在平时的活动或者任务中,让孩子更多地参与进来,默默地爱抚孩子,让他们明白他们一直被温柔而坚定地爱着。如果孩子和家长或老师间,出现了权力争夺,即成人觉得自己受到了威胁和挑战,先冷静下来,坚定而和善,不说,只做,根据日常惯例去行动,和孩子之间培养相互的尊重,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和选择,让他们有机会帮助大人,引导孩子把权力用在积极的方面。如果孩子进行报复,多半是孩子缺乏归属感,受到伤害后的一种自我安慰,其实他此刻最需要的是安慰和倾听,同理他的内心,倾听他的情绪,做出弥补,鼓励长处。如果孩子自暴自弃,那就需要表达对孩子的信任,鼓励任何一点点的积极努力,设置成功的机会,真心关爱他们,交给他们技能,鼓励鼓励再鼓励。

我们班曾有一个孩子,有过以上四种的错误行为,但好在那都是曾经,他现在正在往积极的方向转变。在帮助他纠正行为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要想纠正一个孩子的错误观念和行为,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任务,它需要班级和家庭的配合。首先在班级中老师需要一视同仁,不孤立或者轻视任何人。其次号召班级同学团结起来,不落下每个学生,无条件地接纳每一位同学,一起合作完成任务,让他具有充分的参与感和归属感。接着,发现该同学的闪光点,让他有机会在班级面前展示,并积极鼓励肯定他,帮助他重新找回自信。最后,跟家长沟通,交代家庭相处时的注意事项,及时反馈该同学的情况,双方一起努力。

其实,越不可爱的孩子,往往是越需要爱的孩子,也越需要大人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越需要被看见和接纳。当他们寻求到爱和价值感,感受到被家庭、被集体所包容的归属感时,自然会停止那些不当行为,去发展自己的能力和爱好。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帮孩子建立起心灵纽带 2021-10-03 23:53:31
尽力打造自己美好的人生——读《温暖教师的温暖随笔》有感 2021-10-03 23:25:03
班主任应具备高度的敏感力 2021-10-03 09:43:04
自我惩罚 2021-10-03 17:08:55
做个眼里能揉沙子的老师 2021-10-03 17:54:40
不听指令的背后 2021-10-03 19:46:01
午睡的烦恼 2021-10-03 19:38:44
童年故事会 2021-09-30 19:12:05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很幸福~TXt 2021-09-30 21:00:40
巧手老妈连锅排 2021-09-30 20: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