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又飘香,时间近端阳。“旭日垂杨柳,倾城出岸边。黄头郎似鸟,青黛女如仙”。龙舟过处,浪花飞溅,热闹中便迎来了端阳。五彩丝系臂、采艾草、挂葫芦、佩香囊、竹粽香飘……
端阳节,俗称端午节。本是上古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节日。
每年的端午踏青都是我们全家必不可少的项目,坚持的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对古老文化的沿习和传承。经常是在妈妈的催促下天微亮便从床上爬起来,约上姐姐弟弟全家,朦胧晨曦中一大家子便正式出发了。目的地是水源路,大约需要1小时左右的车程。驶出市区,六车道变成了狭窄的两车道,视野却顿时开阔了起来,满野的绿色。微风浮动,绿阴幽草胜花时,呼吸中尽是草木合着露水的清香。
采艾草需要妈妈的指点,每次都是妈妈先摘几个做样本,然后分发给我们对比着寻找。主根粗长、叶片有锯齿,叶背面灰白色短绵毛,符合这三点,多半就是艾草本尊了。“实在拿不准就用鼻子找摘”,这是调皮的小侄女常常用到的杀手锏。的确,艾草有其独特的浓烈香气,闭着眼睛也可以辨别。理论和实践结合,拿着样本按性别分成“花组”和“草组”摘艾草比赛便开始了,输赢不重要,享受的是你追我赶的热烈氛围和其乐融融的过程。
传说中端午这天的艾草要在太阳出来前采回,更能有辟邪、招百福的作用。绿树浓荫夏日长,夏日阴阴正可人,沐浴着暖风,常常贪恋草地上的美景。归来,一轮红日早已高高地挂在了天边。
挑选几片漂亮的艾叶放在水盆里,幽幽的艾香便弥漫开来,清新馥郁、心旷神怡,细细地洗手、细细地洗脸,仿佛手上脸上全都沾染了晨曦中艾叶上的清露。妈妈会把摘回的艾草一捆捆打开,晾晒,待干后留在平时用来煮水洗脸、泡脚。隔年的干艾叶混上药店买回的菖蒲、薄荷、紫苏等七八种材料用白纱布包裹好,再装在各色花布里,缝制成香囊,虽算不上精致,但却朴实可爱。
配上五彩葫芦,郑重的把艾草在门窗间插起来,祈求吉祥平安。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空气里艾香幽幽,静好着五月端阳的时光。
来源 来电了
作者 中油电能热电二公司燃料部 张玉玲
编辑 杨帆
责编 张靓
审核 张卫红 李艳艳